正文 第4章 政界巨擘——指點江山,他們改變了曆史的進程(4)(1 / 3)

1930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澤東被選為主席。從1930年12月到1933年2月,同朱德領導的紅一方麵軍先後粉碎了國民黨的四次大規模的軍事“圍剿”。1933年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反對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和中國革命戰爭的指導方針,在他們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以後,就把毛澤東排斥於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執行不同的戰略和政策,從而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轉戰陝北1934年10月,毛澤東參加紅一方麵軍長征。長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召開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10月,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麵軍到達陝北,結束長征。紅一、二、四方麵軍三大主力紅軍在陝北會師,開創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麵。1935年12月,針對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華造成的危機,毛澤東在瓦窯堡會議後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策略》的報告,闡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政策。

1936年,毛澤東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他擔任這一職務直至逝世。為了迎接抗日戰爭,提高幹部水平,克服教條主義,1937年他又寫了《實踐論》、《矛盾論》等哲學著作。這些著作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

抗日戰爭開始後,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努力發動群眾,開展敵後遊擊戰爭,建立了許多大塊的抗日根據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針對蔣介石企圖消滅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的現實,他提出“針鋒相對”的鬥爭方針。1945年8月赴重慶同蔣介石談判,表明中國共產黨爭取國內和平的願望。

1946年夏,蔣介石發動全麵內戰後,毛澤東同朱德、周恩來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積極防禦,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同周恩來、任弼時轉戰陝北,指揮西北戰場和全國的解放戰爭。1947年夏,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在以他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經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1949年4月渡長江以後的作戰,推翻了國民黨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澤東手跡新中國百廢待興,毛澤東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迅速恢複了舊中國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1952年,黨中央按照毛澤東的建議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實行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6年,毛澤東做了《論十大關係》的講話,提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使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966年,由於對國內階級鬥爭形勢作出了極端的估計,毛澤東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運動,這個運動因受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操縱而變得特別狂暴,大大超出了他的預計和他的控製,以至延續十年之久,使中國許多方麵受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也製止和糾正過一些具體錯誤。他領導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鬥爭,不讓江青、張春橋等奪取最高領導權的野心得逞。

在對外政策方麵,他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和中國永遠不稱霸的重要思想,並且開始打開對外工作的新局麵,為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與世長辭。噩耗傳出,舉國悲痛。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家,中共中央決定在天安門廣場修建毛主席紀念堂,並將他的遺體安放在這裏,供世人瞻仰他的遺容,世世代代永遠紀念他。

毛主席戒煙趣事

毛澤東、劉少奇和鄧小平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手不釋煙”,他們吸煙的場景成為紅色攝影師們拍攝得最多的題材之一。

毛澤東煙齡長,煙癮大。斯大林逝世之後,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元帥訪問中國時,曾告訴毛澤東說:“蘇聯的醫學專家認為,如果斯大林遵照醫囑戒了煙的話,他可能不會逝世得那麼早。”也許是他的勸告起了作用,毛澤東戒了煙。但是,十個月以後,他又抽了起來。1958年6月7日,外交部長陳毅率黃鎮和另外幾位回國的大使一同來到中南海遊泳池。毛澤東招呼大使們入座,遞上一支煙給陳毅,陳毅擺了擺手:“我戒了。”毛澤東笑著把煙放在嘴上,說:“還是你有決心,我戒不了。”

可是,在毛澤東的一生中,還是有一次控製住了煙癮。那是在1945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時,始終未抽一支煙。這一點,曾使許多人佩服。蔣介石告訴陳布雷說:“毛澤東此人不可輕視。他嗜煙如命,據說每天要抽一聽(50支裝)。但他知道我不吸煙後,在同我談話期間絕不抽一支煙,對他的決心和精神不可小視啊!”

到了晚年,毛澤東疾病纏身,不得不聽從醫生的勸告,下決心戒煙。不知經過了多長時間的煎熬,毛澤東終於告別了“煙民世界”,此時已是他去世的前一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