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隔世約(15)(2 / 2)

長夜淡淡的瞟了我一眼,說:“這樣就認不出了。”

我:“......”

伸手欲解開,卻被長夜阻止了。

“這樣很好。”

我瞬間就老老實實的頂著藍花印染的小方巾不動彈了。

換了主人家給的粗布衣服,再加上包起的頭發,看起來真是與尋常的農婦沒什麼差別了。

待一切安排好以後,長夜出門,我去送他。

臨行,長夜深深的看了我一眼,留下了一句高深莫測的話:“我早見過的。”

早見過什麼?

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夜晚,百無聊賴的我打開那包裹,看到那平躺的木盒,所有的疑惑隨之煙消雲散。

故鄉的畫裏,身著紅衣的我正是那樣一副平凡的模樣。

我想起了清安居裏的長夜敲門的夜晚。那一次,倉促間,我隻擦幹了眼睛,這是第一次他看見我的模樣。之後,在藏經房內,我便也沒刻意遮掩。

從錦州城到朝北,一路上我都帶著幃帽,從未取下。

一如這二十四年,人間遊走。

我以為當初幃帽遮掩,那平凡的麵容長夜是不得見的,不曾想,他在我所追尋的故鄉中,早已知曉了答案。

這一世,我們終要圓滿了麼?

三日後,清安居內,迎來了一個風塵仆仆的客人。

這個客人,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僧。他穿著灰色的棉袍,一雙合著的手掌上滿是密布的皺紋和通紅的皴裂凍痕。

“師父。”

長夜上前行禮。

老僧坦然受了這一禮,良久,道:“你師叔已將所有的事都告知我了......”

多餘的話,老僧沒說,兩人卻都明白。

本是五天的行程,生生被老僧縮短為三日。一路急行,為的是什麼,不消言語,兩人心中俱是明鏡一片。

一個要勸說另一個回頭,另一個卻要勸說對方接受自己不願回頭的事實。

這是一組難以調和的矛盾。

老僧的籌碼是親情,是綿延無數日子的師徒情分,是多年的愛護和殷切的期望,可與之拉扯抗衡的,是年輕人初次萌發的****。

若是曆經千帆,那禪心的通徹便是真正的放下和了悟掛礙。

但長夜不同,他還年輕,他的人生才剛開始,他的通徹是沒有經過實踐的理論。

所以,當那個女子出現後,他禁不住淪陷了。

視線交彙的瞬間,兩人都各自明白了對方的決心。

老僧歎息一聲,握住了佛珠。

“請準弟子還俗。”

長夜跪下請求。

老僧不答,轉身離去。

長夜卻仍是一動不動的跪著。

枯滅看著自己大踏步下山的師兄,欲言又止,但最終也隻是歎息一聲,跟著下去了。

檀香嫋嫋。

老僧閉目停止念經,問:“如何?”

枯滅和師兄自幼便在一起,對於師兄的心意,自是無比熟悉,當下答道:“還在那跪著呢。”

枯寂聞言沒有任何表示,繼續念經。

枯滅見狀,那剛到嘴邊的話又吞了下去。

他去信給師兄,是想借此逼長夜收心回頭,不曾想,卻是起了相反的作用。年輕的住持方丈,不僅沒有屈服,還朝著他們預期相反的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