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情動哈軍工(1)(1 / 3)

把毛澤東吵醒了

1952年6月,正在朝鮮指揮誌願軍作戰的陳賡,奉調回國。他拄著拐,一瘸一拐地跟著周恩來,來到中南海豐澤園。

這是個四合院,四麵是石基青磚瓦房,中間的草坪綠草如茵,邊上有七棵婆娑的古柏和一棵古槐。拐過頤年堂往東,穿過一個不長的走廊,就是毛澤東的住處。

警衛員告訴他們主席在睡午覺,剛剛躺下。

周恩來駐足,朝旁邊的空屋指指,招呼陳賡去坐。

陳賡沒有進屋,站在院子裏詭秘一笑,搬過一個馬紮,擱在屁股底下,滔滔不絕地和警衛員講起朝鮮戰場上的故事,越講聲越大。他是擺龍門陣的好手,話匣子一打開,連神仙都聽得不忍挪步,何況這些個久聞陳賡大名的年輕戰士。他們聽得入迷,早忘了主席正在睡覺。

“是陳賡在外邊吧?”毛澤東不知何時驚醒,隔著窗欞朝外喊,“要進你就進來,在外麵搞什麼鬼!”

警衛員一聽,手心冒汗,正不知如何是好,陳賡已經跨進了主席臥室,訥訥佯稱:“哎呀主席,要知道你睡得正香,我就晚來一步……”

“你又耍滑頭,把打鬼子的一套都用到我的頭上了,聲東擊西!”

“主席,要不你再睡,我跟總理到那屋……”

“我都給你攪清醒了,還睡個鬼,你叫恩來同誌來,先商量你那個事吧。”

他們到會客室,在綠平絨沙發上就座,老式圓茶幾上擺著書報和茶杯。陽光斜照進窗戶,在地毯上形成一塊塊耀眼的光斑。毛澤東點了一支煙,一團團奇形怪狀的煙雲緩緩飄浮,一會兒呈深藍,一會兒呈淺藍。他站起來,仰著頭,好像在煙雲裏尋找什麼,然後返身坐回原地,帶著一種直率的、若有所思的目光,先凝視著陳賡,又轉向周恩來。

“美帝國主義想要打敗我們絕不可能,我們一時要把美帝趕出朝鮮也是不可能。我們的軍隊是一支政治素質最好的作戰勇敢的人民軍隊,隻可惜技術裝備太差。我去蘇聯訪問,斯大林曾向我建議,有必要組建一所高等軍事技術院校,我決定接受這一建議。”毛澤東像往常一樣不慌不忙地講著,準確地表述自己的思想。他伸出右手食指,用大家所熟悉的姿態,把煙灰抖進煙缸裏,好像把自己的想法打上一個句號:“軍事工程學院一定要辦,不能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

周恩來胳膊放在沙發把上,微微朝前探出身子,點點頭。很明顯,他和毛澤東都比延安時期胖多了,隻是他眼下的陰影依然很重。

“陳賡,你從前線回來,談談你的感受吧。”周恩來朝陳賡揚揚手。

陳賡欠了欠身,說:“我軍缺乏現代化裝備,部隊缺乏精通科技的人才,造成在朝鮮戰場的困境。當時隻能靠坑道對付敵人的飛機大炮,許多戰鬥由於裝備技術落後而不能取得勝利……”

“一個國家科學技術落後了,在戰爭中就要挨打。”周恩來下意識摸摸腮幫子,忍不住歎了口氣。

“最急需的,是要培養前方已有的部分現代化武器裝備的維護、使用方麵的工程技術人員。有時炮上壞了個螺絲,三個連找不到一個會修的……”

“中央決定創辦軍事工程學院,那個草案你看到了吧?”毛澤東用指頭敲打著桌麵。沉思片刻,看到陳賡點頭後,進而問道:“誰來辦?”

陳賡情不自禁地朝周恩來看了看。

毛澤東指了指陳賡,說:“你來辦吧!”

陳賡一本正經地皺起眉頭:“這個我可是隔行,恐怕辦不好。”

毛澤東聽了卻高興地揮舞著右手,含蓄地笑笑:“你隔行,你說我們黨內還有哪位懂行?你指出來。”

周恩來朝沙發上仰了仰,向陳賡說:“你是合適的人選……你當過紅軍學校的校長,紅軍幹部團不是很出色嗎?你剛從前線回來,了解朝鮮戰爭的實際情況,你對敵我雙方技術條件的懸殊差別是有體會的吧?”

是啊,當時麵對我軍陣地上的一片焦土,他多麼渴望從祖國腹地開來機械化大軍——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疾駛,運輸車在馳騁,炮兵縱隊一列列走過,飛機一架架掠空。這沒有盡頭的生動而威武的巨流,在叫囂衝鋒的敵人麵前傾瀉而下……他知道這是一個困難的職位。可他正是從百折不撓中走過來的。於是這個職位充滿了魅力。在他四周將有多少學者、設計師、發明家,他們有的是聞名於世的專家,有的姓名則暫時在嚴格保密之中。在他的想象中,中國各地已矗立起高大的兵工廠,天空上飛著有他一份功勞的新式飛機,海裏有他花費心血支持設計的新式艦艇……他眼前的太陽清晰得沒了光輪,他覺得他的心髒又一次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