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
“你對作計劃定指標打‘老虎’,有什麼看法?”
“我不理解。我覺得和毛主席的‘實事求是’統一不起來。危險,大家不怕;關鍵時刻冤枉人家,將來不好說話。”
“是啊,這跟抓特務一樣,有幾個抓幾個,怎麼能訂計劃呢?行了,我就問你這些。”
從陳賡屋裏出來,戴其萼想起裏麵悶人的潮氣,陳賡問話的聲音,甚至映在濕土壁上多棱角的人影,他覺得奇怪:談這些幹什麼呢?
直到回國以後,他才從老戰友王步青那裏得知,當時有關部門把閻部長的所謂貪汙案作為大案要案,問陳賡: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
陳賡在找一些知情人了解情況後,立即向雲南軍區和中央發電:後勤部長跟我多年,可能有些大手大腳,至於貪汙我不相信,我敢用黨籍擔保!這個案子可能是假的。因為我們全兵團20多萬人馬,兩年全部經費也不到一汽車黃金,20萬人不可能不吃不用!我建議中央查清這個案子!前線還在打仗,不能搞得人心惶惶!
陳賡對一些搞極右思潮,利用運動整人的人非常反感。他在朝鮮的一篇日記中寫道:“我黨成分複雜,有些思想作風不純者,混入黨內,無論什麼運動,均為積極分子。即平日鋪張浪費高人一籌者,一至‘三反’,其積極程度也高過他人,並且夾雜一些嚴重的個人企圖。此為黨內之不健康現象。我想在一定的時間內,黨內是免不了這些現象的。隻有注意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教育才可肅清這些現象。”
後來,陳賡還找戴其萼了解通訊方麵情況。
他問戴其萼:“你給我講三個問題:第一,對美帝作戰給通訊聯絡帶來哪些特點?第二,你們采取了哪些措施?第三,你們對各級指揮員有什麼要求?”此後,他根據戴其萼的建議,給部隊下達了《加強通訊聯絡的決定》,並且用的是兵團黨委的名義,以引起部隊的重視。
不光是通訊。1951年7月20日,朝鮮北部連降大雨,山洪暴發,河水漫溢,泛濫成災。誌願軍後勤的主要物資集散地三登附近變成了一片汪洋,倉庫、醫院和高炮陣地全遭水淹,許多電線杆子都被洪水淹沒。在三登的一個高炮營,洪水突然暴發時,他們來不及撤出,幹部戰士被逼得上了高壓線。他們沒經驗,上高壓線後不是順著高壓線慢慢疏散,而是擠成一坨,結果高壓線斷了,淹死了167人,炮也被水衝走了。三登大量的庫存物資被衝走,有些待運的汽車也被衝走,露天存放的物資幾乎全部被衝。
當時前方戰事甚緊,急需糧彈。隻靠後勤工兵部隊的幾個團修被破壞的鐵路、公路,再修半年也是修不好的。誌願軍副司令員兼後方勤務司令員的洪學智聽說陳賡到了誌司,立即找他商量。
洪學智說:“陳司令,修路工程量太大,隻靠後勤修,力量不夠呀!修得太慢了!”
陳賡問:“你有什麼想法?”
洪學智說:“得全軍動手才行,除了一線部隊,不管是機關也好,部隊也好,勤雜人員也好,都要上。另外,朝鮮群眾也得上,因為人民軍也要補充呀,道路不通,大家都有困難呀!”
陳賡聽了說:“這個辦法不錯,開會研究一下吧。”
於是,他組織誌司幾個領導開了個會。
會上,大家都覺得這個方法可行。
陳賡讓洪學智談談具體方案。洪學智早有準備,馬上答道:“統一布置,合理分工,每個軍、每個師、每個團明確包哪一段,限期完成。一個月之內無論如何也要全部通車。”
他的方案一出,立即有人皺眉頭,覺得工程量太大,不好完成。
陳賡看到了,說:“這同打仗一樣,是戰鬥任務,白天幹不完,晚上幹,夜以繼日,全力以赴。”他又轉過身對洪學智說:“你把方案起草出來。然後,咱們向彭總報告去。”
洪學智很快把方案起草完了,拿給陳賡看,陳賡很滿意,立即帶著方案去找彭德懷。
彭德懷看了方案也很高興,說:“我正為運輸線發愁呢。這辦法好,就按這個方案下命令吧!”
命令下達後,誌願軍二線部隊11個軍、9個工兵團和誌後3個工程大隊,共數十萬人,在朝鮮人民軍和朝鮮群眾的支援下,冒著敵機的轟炸掃射,掀起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搶修公路熱潮。結果,隻用了25天,就把全部道路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