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崇尚簡樸的生活作風(1 / 2)

諾貝爾是一位比較謙虛的人,他偶爾會參加知識分子和科學家們的友好聚會,但他卻很少在現場,並且對那些社會活動感到反感。

諾貝爾舉行過一些大型晚宴,招待他的私人朋友,招待來自歐洲不同國籍的公司頭頭和商界朋友,招待他從瑞典和俄國來的親屬。

還有從倫敦來的亨利·德爾默索爾、阿迪爾工廠的經理喬治·邁克羅伯托和侖特霍爾姆以及從漢堡來的古斯德福·奧夫斯拉特在內的一些人,來感受這位單身漢家庭中所充滿著文化與歡樂的氣氛,盡管缺少一位女主人。

其中有人曾說過:這位主人自己“非常節儉,但待客殷勤,對餐桌上的豐肴美酒感到巨大的驕傲”。他的日常生活很簡樸,而對客人的招待卻很周到。

諾貝爾在其一生中,對自己的飲食和生活有著嚴格的規定,不抽煙,不喝酒,不玩牌或賭錢。而且樂器也都不會玩,跳舞更不用說了。同他的哥哥們一樣,他對音樂沒有欣賞興趣。

然而,他卻是很細心的人,體諒人這方麵表現得很突出,對待男客,他消息靈通、照顧周到;對待女客,則彬彬有禮、非常熱情,並且還會為每位女賓準備一份禮物或一朵鮮花。

他在斯德哥爾摩老家的親屬和他們的孩子每逢聖誕節、結婚紀念日和生日,不管他身在何處,都會為他們寄去一份漂亮的禮物和一封關切的信件,尤其是媽媽在世時的聖誕節期間,更能體現他的這種品質。

在他心情良好、孤獨感完全消失的時候,他就會成為談笑風生的主角。他每次講故事的時候,都會用到那種有趣的哲學推理,因為這樣更能打動聽眾的心,更能使他們歡呼雀躍。

但是他也有著特別的一麵,當遭遇不測和疾病折磨的時候。他就會把自己說成是“一個無用的思考工具,以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沉重思想,孤零零地漂泊於世”。

他經常會患心絞痛,呼吸困難,頭痛嚴重,然後就會出現反複無常、坐立不安等不良反應。他有時感到非常渺茫,無家可歸,然後消失幾天或幾周,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

當病魔打擊過去後,如果他不是跑到阿迪爾、漢堡或者維也納,就會很快看到他充滿了憂鬱和厭惡自己與生活的情緒,回到他那座實驗室裏。

諾貝爾沒有休息的能力,不用多久,他的那位有耐心的助手弗侖巴克就會聽到他那些最奇異的計劃,而且不管是白天吃飯或晚上睡覺的時間,都必須立刻去執行。隻有通過緊張的工作才能讓自己的疼痛和憂慮去除掉。這些工作包括實驗、寫信,或是寫一些小的文學作品,有時寫實驗日記。

諾貝爾經常給人留下一種明顯的印象:他是一個非常寂寞的人。盡管整天都忙於工作,並且在經濟和社會事務方麵完全獨立,但他仍然擺脫不了那種孤寂感。也許這是由於“腐蝕性潰瘍”型的內在憂鬱症,正是因為他自己沒有一個真正美滿的家庭。

這位苦惱的發明家對自己那種遺傳性的火爆脾氣是心知肚明的,因此,當與外界發生摩擦時,諾貝爾總要設法盡力控製它,特別是每當發火之後,他的健康總要受到很大的損害。

諾貝爾曾宣稱,當他憤怒的時候,“諾貝爾式的血液就會沸騰,我自己的炸藥多得很,而令我非常生氣的時候,就會冒出火花來,然而,這不過是隻能維持半個鍾頭的事”。

從諾貝爾的信件中可以看出,如果他作為一名發明家的榮譽和名聲受到攻擊時,他就會變得異常凶狠。他經常被那些無聊至極的乞求信件折磨。他們通常是以討好和可憐的語氣來表述這些要求,但有時是以令人難以相信的厚顏無恥來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