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對於那些來擺架子、吹牛皮的自負的人,或者來逢迎拍馬的人,在客氣地但卻堅決地請他滾蛋之前,他總要當場訓斥他一頓。他在各方麵都是一位謙虛的人,他不時地參加知識分子和科學家們的友好聚會,但他卻避免出頭露麵。
諾貝爾天生謙虛,既不喜歡多談自己,也不寫一切私人的日記。他不愛接受記者采訪,更厭惡在報紙上、雜誌上炫耀自己。盡管他在世時早已赫赫有名,但知道他的人實在有限。
諾貝爾愛工作,當病魔侵襲時就愛孤獨。他厭惡一般的社會生活,如應酬、接待等。如果有機會,他樂意與有才智的人們往來,尤其是那些見識較廣的人。諾貝爾曾這樣寫道:
人生有一件不幸的事就是回避一切有教養的社會,忽視與善於思考的人交流思想,最後失去了這種活動的能力,犧牲了自己獲得的他人的尊敬。
為了這個原因,諾貝爾從來不讓他自己成為一個乏味的科學工作者。他具有理解人類一切的本能。
諾貝爾不慕虛榮的事情很多。有一次,一位編輯向他索取照片在雜誌上刊登,他堅決拒絕,並說:“在這煞費苦心和厚顏無恥大肆宣揚的年代裏,隻有那些具有特殊資格的人才讓自己的照片在報紙上出現。”
一位瑞典出版商要出版一本瑞典名人專輯,同他接洽時,諾貝爾回答說:“我喜歡訂閱這部有價值有趣味的書,但我請求不要把我的照片刊登在這個專輯中。我不知我應否得此名望,我不喜歡諛辭。我天生的意願是少給死者榮譽,他已沒有感受,我們為死人建紀念碑不如幫助活著的人。”
他最明確的一次發表他的論點是在有人提議為法國化學家和微生物學家巴斯德舉行紀念式的時候。他寫道:
我相信巴斯德自己會拒絕這種表彰的勾當,他厭惡任何用他的名義所做的標榜,因為他厭倦在事後登門拜訪的人們。像這裏所住的名人一樣,他沒有受到那些最厭惡的新聞記者們的煩擾。他們比臭蟲還討厭。
如果有人發明一種藥粉,消滅這兩條腿的害人精,那真是再好沒有的事。我相信巴斯德受到過新聞記者的注意,他們曾使他精疲力竭,甚至寧願拋棄科學院的榮譽。用他的名義建立一個基金會比一枚獎章更合他的意,他獲得的勳章已經足夠了。
哥哥路德維希曾要求他寫一個自傳,他不肯從命。他說:“你為什麼用寫自傳的事來折磨我呢?隻有戲子和殺人犯的自傳才有人看,特別是殺人犯的,不論他的‘豐功偉績’是關著門在家裏取得的還是在戰場上取得的。”
由於他哥哥一再堅持,他就回信附了下麵這篇傳略給他:
諾貝爾呱呱墜地之際,一個仁慈的醫生就該及早結束他多災多難的生命。
主要優點:平素清白,從不牽累別人。
主要缺點:未娶、無家室、易發脾氣、消化不佳。
唯一願望:不要被人活埋。
最大罪過:不向財神頂禮膜拜。
一生重要事跡:無。
這樣說是不夠還是多餘呢?在我們這個時代,有哪些事情才能叫做“重要的事跡”呢?在我們這個被稱為銀河係的小小的宇宙旋渦中,大約運行著100億顆太陽,但太陽如果知道了整個銀河係有多大,它肯定會因為自己的渺小無比而感到羞愧不如。
到晚年,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授予諾貝爾哲學博士學位,照慣例要寫一份自傳,這樣他才寫了唯一的一份樸實無華的自傳:
本文作者生於1833年10月21日,他的學問來自家庭教師,從沒進過高等學校。他特別致力於應用化學,生平所發現的炸藥有猛炸藥、無煙炸藥,又稱“巴裏斯梯”。
1884年,選入瑞典的皇家科學院、倫敦的皇家學會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學會。
1880年獲得極星勳章和法國大勳章。唯一的出版物是一篇英文作品。此外獲得銀牌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