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今日之宋美齡(5)(1 / 2)

宋美齡每天作息時間均有一定規律。早晨6時起床,梳洗後即用早點,而後休息片刻,接著閱讀各種英文報紙、雜誌及《聖經》,偶爾也看看台灣方麵的通訊,了解島內政情的發展變化。宋美齡對台灣的政情也僅止於關心,一些前往長島寓所的客人和她見麵時都不談及敏感的政治領域,隻是敘舊和問候。

宋美齡的小字輩中時常來見她的隻有孝章一家及蔣友梅、友柏等“友”字輩。此外,雖然身邊有三十餘位侍從人員侍候她,這些人大部分也是由台灣派來的,其中不少是蔣緯國的親信,但他們與宋美齡並非血緣關係,貌合神離,不能給她多少溫暖和關懷,也有許多人不想留在美國侍候她。為此,她真正嚐到了“人去茶涼”的滋味。試想,假如老“總統”在世,誰不以侍候她為榮?

2.隨從不願隨同

曾經為了宋美齡要去美國“治病”,士林官邸內部人員掀起了一場騷動。問題起因於要派什麼人去美國為這位卸任的“第一夫人”服務。在一般的台灣政府機構,職員隻要聽說可以放洋,誰都樂得趕快私下活動爭取,但在士林官邸一聽到出國,大家都避之惟恐不及。

在宋美齡美國官邸人員要比在台灣辛苦得多。從侍衛人員本身來說,到美國其實和在台灣時的任務大相徑庭,畢竟美國不是台灣。盡管早期宋美齡和孔家,與美國政壇關係非淺,而宋美齡1975年出國時美國和國民黨當局之間還有“外交”關係,安全工作有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人幫忙打點。例如,宋美齡每次出門的時候,總有美國警車為其座車開道,在宋美齡的宅邸,還派了便衣警察布哨保護。侍衛人員根本不會有什麼重要的任務。蔣介石去世的4年後,美國已經和台灣“斷交”,盡管宋美齡的地位已非從前,但“斷交”之後的美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還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宋美齡的侍衛還是非常輕鬆的。

又出國,又沒事做,為什麼還沒有人願意出去呢?

有過官邸工作經驗的人說:“不管你是侍衛或副官,如果每天的三餐飯吃飽了,除了在一個小房間內隻能盯著一扇門看,其它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做,而且兩星期才放一次假,絕大多數的時間全部在官邸,與世隔絕,你會作何感想,你會喜歡這樣的放洋嗎?”

開始,每隔2周放2天假的方式,侍衛們還覺得新鮮。一兩次以後,他們就覺得跟當年在台灣新兵訓練時一樣了。美國宋美齡宅邸侍衛們的作息幾乎同部隊裏別無二致,放假采取分批方式,放假時,放假人員便在門口集中起來,等候由“大使館”派來的旅行車接他們出去,通常“大使館”方麵負責派一名司機,官邸負責由一名武官之類的官員隨車接送。

因為官邸的侍衛人員有一大半不會英語,十有八九是從軍中或士林官邸外圍或是情報局等單位的退休人員,經過聘雇簽約兩年誌願服務手續來美國的。這些人多半年紀一大把,年輕時代因戰亂沒有好好讀過書,文化層次不高。年輕人不願來美國,有不少人明明被上麵挑選上了,指定要去美國為宋美齡服務,可是,這些人為了躲避這份差事,不是借故托病,便是提前辦理退休或退伍,及早脫離官邸的勢力範圍。於是,官邸選來的人大半是這些老兵,沒有退路,隻有跟著宋美齡來。因為有不少人最後不想去美國工作,當初美國官邸服務人員的挑選工作,很讓官邸費了些周折。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士林官邸方麵隻有通過“總統府”三局和“聯指部”的係統,向情治單位和軍方要人。最後有人認為,不如找一些已經退休,以往記錄又不錯的官邸老人,抵這些空缺。

宋美齡的用人心態非常傳統,自認為隻要是官邸的人,哪怕是隻待一天,如果上麵指派到美國去,就應該沒有二話,馬上整理行李準備上路,假如膽敢在臨行前提出辭呈,就是不忠。

有一位廚房裏的工作人員,因為不願離開台灣去美國,就在去後不久,向宋美齡的總管孔二小姐提出請辭。哪知,孔令偉跟宋美齡一個鼻孔出氣,衝著此人就說:“蔣家哪一點虧待你,你竟然如此不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