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蔣經國時代的宋美齡(5)(1 / 3)

不久,她又挑選到一個更好的隱居地點,紐約長島蝗蟲穀的菲斯克巷。這裏風景優美,地價昂貴,安靜偏僻,是豪富們聚居的地方。宋藹齡和宋美齡合資在這裏購買了37英畝土地,興建了一組莊園式豪華建築。這對於渴望歡聚的姐妹來說,真是無人打擾的勝地了。

經年累月,宋藹齡在蝗蟲穀過著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她與任何外人都不來往,也不接受新聞媒體的采訪。除了孔氏家族成員與宋美齡等至親外,沒有人能得到她的邀請。她喜歡做的惟一事情就是扶助子女們在國際經濟圈子裏大顯身手。

宋藹齡無聲無息地死去了,生前,人們關心的是她口袋裏的錢;死後,讓人們感興趣的仍然是她遺下的錢袋。

在宋氏兄弟姐妹中最受世人尊敬的莫過於宋慶齡了。宋慶齡在國際上是有重大影響的人士。她早年留學美國、出居日本,流亡歐洲,先後被選為世界第二次反帝大同盟名譽主席和世界反法西斯委員會主要負責人。新中國成立後,作為國家領導人,她出訪過蘇聯、印度、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斯裏蘭卡等國,為加強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長期的國際活動,使她受到廣泛的尊敬,被世界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宋慶齡加入中國共產黨、榮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寫下了生命最光輝的篇章。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不幸因病逝世。

宋慶齡治喪委員會向在台灣和海外的宋慶齡親屬發出邀請,邀請他們前來北京參加喪禮。這些親屬包括妹妹宋美齡、孫科夫人、宋子良與夫人、宋子文夫人、宋子安夫人、蔣經國、蔣緯國、孔令儀、孔令侃、孔令偉、孔令傑等。治喪委員會還通知,台灣“中華航空公司”的專機可在北京及上海降落,一切費用由該會負擔。

但是,台灣電信局受命拒收這些電報。住在台北的孫科夫人派人送了花圈,上麵寫道:“沉痛悼念親愛的媽媽——兒媳陳淑英敬挽”,花圈擺在棺前。其他到場的親屬也獻了花圈。從美國發來唁電的有二弟宋子良及夫人,小弟宋子安的夫人,大弟宋子文的長女。

(宋慶齡與外孫女戴成功合影)

宋美齡對大陸拍來的電報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一向安靜的蝗蟲穀這時也為世人注意起來,大批記者蜂擁而至,擠滿了宋美齡宅前院後。記者們想知道宋美齡會不會前往北京奔喪,或派人去奔喪,但是,宋美齡自始至終沒有任何舉動。有人說,蔣經國曾派人到美國阻攔,但這不是問題的關鍵,政見勝關山,這才是姐妹至死未能相見的主要原因。

2.白發人送黑發人

中國人總結人生有三大不幸,其中有一大不幸,即老年喪子。宋美齡晚年接連喪子、喪孫,白發人送黑發人,其悲慘情景可想而知了。

從大陸時期到台灣時期,蔣經國的職務隨著蔣介石的交棒而不斷升遷,他是台灣近40年來實際的權力支配者。隨著蔣介石的辭世,他由幕後走到台前,這個凡事必要躬親的強人,最後也躲不過纏綿於病榻的命運。

自1978年後,蔣經國的身體已經出現了明顯退化的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糖尿病讓他的體力大量虛耗。大概早在60年代,蔣經國就發現自己有糖尿病這種疾病,主要是遺傳自他的生母毛氏夫人。

蔣介石臥病後期,蔣經國照例每天到士林官邸探望父親的病情。他到士林官邸時,總是由士林官邸的護士小姐,先為他在耳垂上抽血檢驗血糖含量,再為他按血中的血糖比例施打胰島素。那時,誰也不會想到蔣經國會有一天走在宋美齡的前麵。

為了控製蔣經國的血糖,“榮民總醫院”特別派了兩位醫生,24小時輪值,隨時為蔣經國檢查血糖,隻要發現他的血糖含量超過正常值,就立刻給他打胰島素。

80年代中期,蔣經國的糖尿病有嚴重惡化的傾向,主要原因仍是他不知節製飲食,完全無視醫生開出來的飲食禁忌,無所顧忌地吃各種他喜愛的點心、餐飲。好幾次,他因自己吃的點心是用代糖製作的無法入口,便要侍衛們拿冰淇淋給他吃,醫生明知吃冰淇淋一定會提高他的血糖指數,因為經常被蔣經國罵,都不敢阻攔。蔣經國有一句給醫生的名言是:“我的病由你們負責控製,我吃東西則由我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