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蔣經國時代的宋美齡(4)(3 / 3)

4月27日電報發往北京後,當天即收到北京方麵的通知:宋慶齡副主席將赴美參加宋子文葬禮,因無直達航班,現正通過英國航空公司聯係專機,擬經倫敦轉飛紐約。同時,尼克鬆也得知,宋美齡已由台北乘專機啟程赴美。夜宿檀香山,翌日直飛紐約。

1971年,中美之間關係麵臨解凍,台灣方麵時刻關注中美的政治風向。蔣氏父子聽說宋慶齡也赴美國,便通知在檀香山的宋美齡“避免誤入中共統戰圈套,停止飛赴美國參加葬禮。”張樂怡隨即也得到了孔家的電話通知:宋藹齡臨時決定不參加胞弟葬禮。美國方麵知道這些情況後,非常失望。尼克鬆隻得依基辛格的建議,立即通知有關部門,電告蔣介石,說明宋子文的葬禮是宋家的私事,與中共無涉,出於人道主義,希望宋美齡女士能應邀來美出席其胞兄葬禮。

電告並沒得到台灣方麵的理解,兩天過去了,台灣方麵仍沒有動靜。4月30日,中國方麵通知美國,由於包租不到專機,宋慶齡副主席不能應邀赴美參加其胞弟的葬禮。到這時,尼克鬆束手無策,隻得將宋慶齡不能來美奔喪之事通知蔣、孔兩家。無奈為時已晚,宋美齡乘飛機回台灣去了,宋藹齡還在猶豫不決。為了等她,葬禮也推遲到下午舉行。宋氏三姐妹因為政見的不同,又一次失去了相見的機會,這種遺憾終生的事情讓三姐妹心中隱隱作痛。

宋美齡沒有出席哥哥的葬禮,悲痛心情難以名狀。想當年,在美生活、學習時,長兄如父,給了她無微不至的關懷,而今日,竟因種種原因,不能訣別送葬。回到台灣很長一段時間裏,她都鬱鬱不樂,借助每天為宋子文在天之靈的祈禱,排遣心中的痛苦和壓抑。宋子文的去世是宋氏家族的一大不幸,宋代家族老成凋謝,沒有人能改變得了自然的生死代謝規律,日出日落,誰能阻止生命的輪回呢?

1973年10月19日,85歲高齡的宋藹齡,死於紐約哥倫比亞長老醫院。作為宋家的主心骨,宋藹齡為“宋家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生前,宋藹齡足智多謀,腰纏萬貫,從1912年任孫中山的秘書開始,到她辭世,她的政治生涯長達60年。由於她的撮合,宋美齡與蔣介石聯姻,蔣宋兩家族統治中國達20年之久。宋慶齡曾對她的大姐作了這樣的評價:“倘若大姐是個男人,委員長恐怕早就死了,她在15年前就會統治中國。”

有人說,宋藹齡在金融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世界最富有的女人,她的財富全靠她個人狡黯聚斂而來。

早在1946年下半年,宋藹齡就在上海對孔家家族的財產進行了最後的清理,並在美國的裏弗代爾獨立大道購買了一幢新的住宅,作為自己流亡海外的居住地。1947年初,宋藹齡在最後告別她生長於斯的故土之前,先到南京看望小妹宋美齡。在南京期間,宋美齡陪伴大姐,或作竟夕長談,回憶幾十年來宋氏家族的興衰滄桑;或遊覽名勝,對名山大川作最後的惜別。最後,宋藹齡巡遊北方的一些城市,先後訪問了北平、天津、太原、青島等地。從此以後,宋藹齡、孔祥熙終生再沒有踏上中國大陸一步。有人說,從前宋氏家族中,宋藹齡第一個站出來支持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從而催生了“蔣家王朝”。如今,宋氏家族中又是宋藹齡第一個離異了“蔣家王朝”,漂洋過海到美國。的確,宋藹齡的離去為蔣氏在大陸覆滅及早地塗抹了一筆悲劇色彩。

(宋藹齡)

來到美國後,宋藹齡初在裏弗代爾獨立大道4904號居住。之所以選中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裏比較偏僻,一幢幢樓房隱蔽在綠樹叢中,很適宜喜歡神秘生活的宋藹齡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