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2 / 3)

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地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然後再繼續敲。

10分鍾過去了,20分鍾過去了,30分鍾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著自己的不滿。老人仍然一錘一停地敲著,仿佛根本沒有看見人們的反應。許多人憤然離去,會場上到處是空著的座位。

40分鍾後,坐在前排的人突然驚叫道:“球動了!”

霎時間,會場又變得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個球以很小的幅度擺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大師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默默地聽著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

吊球在大師一錘一錘地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年輕人用大錘也沒有打動的鐵球,卻在大師小錘的敲打中劇烈地擺動起來。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什麼是成功的秘訣,很簡單,無論何時,不管怎樣,我們也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灰心喪氣。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才會有足夠的勇氣迎接成功的到來。

隻有帶著希望出發,才能穿越人生中的沙漠

亞曆山大大帝給希臘世界和東方的世界帶來了文化的融合,開辟了一直影響到現在的絲綢之路的豐饒世界。據說他投入了全部青春和活力,出發遠征波斯之際,曾將他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下。

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長征途,他必須買進種種軍需品和糧食等物,為此他需要巨額的資金。但他把從珍愛的財寶到他領有的土地,幾乎全部都給臣下分配光了。

作為臣子之一的庇爾狄迦斯,深以為怪,便問亞曆山大大帝:

“陛下帶什麼啟程呢?”

對此,亞曆山大回答說:

“我隻有一個財寶,那就是‘希望’。”

據說,庇爾狄迦斯聽了這個回答以後說:“那麼請允許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而且臣下中的許多人也仿效了他的做法。

帶著“希望”啟程的亞曆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內並吞了西方世界的大半領土,深入人跡未至的印度半島,推毀了當時最強盛的波絲帝國,並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人類的曆史都產生了至關重要的深遠影響。

一位哲人說:“人生不能無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當中的。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無望的人生當中,那麼他隻能是敗者。”人很容易遇到些失敗或障礙,於是悲觀失望,挫折下去,或是在嚴酷的現實麵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氣;或怨恨別人;結果落得個唉聲歎氣、牢騷滿腹。其實,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打開一條活路,在內心裏也會體會到真正人生歡樂。

從前,有一老一小兩個相依為命的瞎子,每日裏靠彈琴賣藝維持生活。一天,老瞎子終於支撐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將離開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頭,緊緊拉著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說:“孩子,我這裏有個秘方,這個秘方可以使你重見光明。我把它藏在琴裏麵了,但你千萬記住,你必須在彈斷第一千根琴弦的時候才能把它取出來,否則,你是不會看見光明的。”小瞎子留著眼淚答應了師傅。老瞎子含笑離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將師傅的遺囑銘記在心,不停地彈啊彈,將一根根彈斷的琴弦收藏著。當他彈斷第一千根琴弦的時候,當年那個弱不禁風的少年小瞎子已到垂暮之年,變成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雙手顫抖著,慢慢地打開琴盒,取出秘方。

然而,別人告訴他,那是一張白紙,上麵什麼都沒有。淚水滴落在紙上,他笑了。

很顯然,老瞎子騙了小瞎子。但這位過去的小瞎子如今的老瞎子,拿著一張什麼都沒有的白紙,為什麼反倒笑了?因為就在他拿出“秘方”的那一瞬間,突然明白了師傅的用心。雖然是一張白紙,但是他從小到老彈斷一千根琴弦後,卻悟到了這個秘方的真諦——在希望中活著,才會看到光明。

在走向人生的整個征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財產,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的胸中像火焰一般熊熊燃起的信念,即“希望”。因為那種毫不計較得失、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會生出勇氣,不以困難為事,肯定會激發出巨大的激情,開始閃爍出洞察現實的睿智之光。隻有睿智之光與時俱增、終生懷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會成為人生的勝利者。

擁有一技之長,是最好的生存方法

擁有“一技之長”是就業謀生的手段,所謂“縱有良田萬頃,不如一‘技’在身”,“一招吃遍天”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當然,在競爭激烈、知識普及的今天,要想穩抱“鐵飯碗”,就必須鞏固、加強自己的專長,使自己成為某一行業,某一專業,特定環境下無可取代的“專家”。

張楓霞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故事裏的王木匠是她的外公。

一提起疙瘩村的王木匠,沒有誰不豎大拇指的,他的手藝遠近聞名。

王木匠的手藝是祖傳的。誰家裏有兒女到談婚論嫁年齡的,就早早買好木料排在他的院裏,怕到時候輪不上給新人做家具;村裏聰明伶俐的男孩,都設法接近他,希望能跟著他學個一技之長,其實這是枉然。王木匠有四個兒子,他早就想從他的四個兒子中選一個接班人,使他的祖傳手藝繼續傳下去。

王木匠的四個兒子中,數老四最聰明,也數老四文化最高——他是縣中畢業的。但是,老四就是不願做木匠,他說一聽到鋸子與木頭的磨擦聲,渾身就起雞皮疙瘩,讓他做木匠,還不如殺掉他。那年暑假,老四和王木匠大吵一架之後,背著行李卷去了深圳,氣得王木匠三天沒吃好飯。

老四一走就是三年,三年裏隻寫過三封家信。第一封信是第一年春節寫的,他說深圳到處都是機會,隻要運氣好,幹一年頂做木匠十年。王木匠一句話沒說,把飯碗一擱,帶著孫子買炮去了;第二封信是第二年春節寫來的,他說那邊機會雖多,但沒有一個是留給鄉下人的,他依然替人打工,比做木匠辛苦多了。王木匠還是—句話沒說,就著老婆炒的小菜和另外三個兒子喝得一塌糊塗。第三封信當然是第三個春節寫來的,王木匠看完信後隻說了一句話:“打電話叫老四回來。”十天後,老四真的回來了,他是瘸著一條腿回來的。

老四回來後,王木匠既不問他外邊的事,也不支使他幹活,老四就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再懶的人也擱不住沒事幹,何況老四本就不懶。一段日子之後,他就主動往王木匠跟前湊,進而四下找零活做。王木匠說:“你在這兒礙手礙腳,倒不如去把院子裏那堆廢料賣掉。”老四高高興興地裝了一拖拉機,拉到集市上賣了100元錢。幾天之後,王木匠又讓他去把做好的幾件櫃子賣掉,這次老四賣了1000元錢。

又過了幾天,王木匠又讓他去賣一組屏風,這次老四賣了10000元。老四給王木匠錢時,有一種抑製不住的興奮。王木匠說:“同樣是一堆木頭,當劈柴,它值100元,做成櫃子,它值1000元;再做成屏風,它就值10000元。最值錢的是什麼?是手藝。”

王木匠說這些話時,一直沒有停下手中的活計,甚至連眼皮也沒抬。而老四卻一下子明白了,並開始踏踏實實地跟王木匠學起了木匠手藝。

後來,人們都知道疙瘩村有個瘸子木匠,木匠的手藝是祖傳的,遠近聞名。

生活中有很多創造財富的方式,但不是每一種方式都適合自己,也不是每一種方式都能讓自己創造出很多的財富。但可以肯定的是,擁有一技之長,是最好的生存方式,憑借自己的手藝,就一定能夠成就自己。

吉田是一個從日本去美國的窮移民,他初到異邦,口袋裏隻有500元錢,不會英文,隻有靠當男仆謀生。屋漏偏逢連天雨,他的女兒生了重病,沒有錢支付醫療費用,他真是傷透腦筋,後悔不該到美國來做一場發財夢。幸虧有一些好朋友慷慨解囊,幫他闖過了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