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胡適麵對他人的辱罵所表現出的平靜、幽默、寬容,不失為排除心理困擾的妙藥良方。
人的一生誰都難免要遇上難堪的誤解,遭到他人不公正的批評甚至辱罵。不論是卑鄙的,惡毒的,殘酷的,你千萬不要讓對方一句不公正的批評或難聽地辱罵,而變得像對方一樣失去理智。
獲勝的惟一戰術,就是保持沉默,不和別人發生正麵衝突,就連多餘的解釋也沒有必要。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相互爭吵辱罵,既不會給任何一方帶來快樂,也不會給任何一方帶來勝利,隻會帶來更大的煩惱,更大的怨恨,更大的傷害。
退一步講,在對罵中沒有占上風的一方,當眾出醜,帶來的隻是對自己魯莽行為的悔恨。占了上風的一方,雖然把對方罵得體無完膚,又能怎麼樣?隻能加深對立情緒,加深對方的怨恨,在旁觀者的眼裏也不過是一隻好鬥的公雞罷了。
有人受了委屈,或受到他人的誤解,總想當時解釋清楚,通過解釋去化解矛盾,洗刷自己的清白。其實這時最好不要去解釋,最佳的辦法還是保持沉默。因為這時的解釋是杯水車薪,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富來了別張狂,禍來了莫亂套
古時候,有一老翁上街去趕集,不小心丟失了一匹馬,鄰居們都替他惋惜。老翁卻說:“這也許是件好事。”眾人聽了笑之。過了幾天,丟失的馬跑了回來,而且還帶回了一匹騾子。眾人看了無不羨慕。老翁不高興地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壞事呢?”大夥聽了都以為老翁讓好事給樂瘋了,連好事壞事都分不清。幾天後,老翁的兒子騎騾子在場院裏玩,一不小心把腿摔斷了。眾人都勸老翁不要傷心難過。老翁笑著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好事呢?”鄰居們聽了難以置信。
事隔不久,爆發了戰爭,凡是身體好的青年人都被拉去當了兵,戰後很少有人回來,而老翁的兒子因腿拐卻留在家裏。
這就是著名的“塞翁失馬,安知非福”的成語故事。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災禍的裏麵,未必不隱藏著幸福,而在幸福之中,未必不隱含著禍患的根源。人常說,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輕人,願上天能賜予他最大的幸福。他日複一日虔誠地向上天祈禱。他的誠心終於感動了上天。一天夜裏,他聽到有敲門聲,當他把門打開時,赫然發現門外站著一位美麗異常的姑娘。這時,這位美麗的姑娘開口了,她的聲音非常美妙,猶如黃鶯出穀一般:“我是負責管理幸福的女神,是吉祥神。”
年輕人不禁喜出望外,立刻邀請她進屋裏坐,吉祥神含笑地說:“請等一等,我還有一個妹妹,她跟我是形影不離的!”隨即將站在其身後暗處的妹妹介紹給年輕人。
當年輕人看清她的麵孔後,不禁大驚失色,心想,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醜陋的人?
他疑惑地問吉祥神:“這位姑娘真的是你的妹妹嗎?” ,
吉祥神嚴肅地回答:“她就是我妹妹,叫黑暗神,是掌管不幸的女神。”
年輕人聽了連忙懇求:“隻要你進來就行了,叫黑暗神留在門外好嗎?”
她回答道:“你的要求恕我無法接受,因為我和我的妹妹從小到大都是形影不離的。”年輕人聽了深感苦惱,而遲遲不能決定。
這時,吉祥神說話了:“如果你還是難以決定;那我倆就告辭了。”當年輕人還在猶豫不決,進退兩難時,她們很快就消失了。
福與禍是一體的兩麵,是分不開的,福也好,禍也罷,有時發生在瞬間,僅僅就是一念之差。人生在世如果不懂得這其中的道理,就會受到福禍的捉弄,即使幸福來臨,也會失去。
1997年10月2日,邁克·比爾在新澤西州中了434萬美元的大獎。他的母親菲麗斯對她提出控告,認為這筆獎金應由兩人平分,因為這張獎卷是由他們兩人合買的。據他們的朋友說,他們母子關係一向很好,並且經常一起出20美元來買獎卷。切不說這一官司的結果如何,但邁克一定會因此失去母愛。
賓西法尼亞洲的威廉·普斯特,1988年買彩票中1620萬美元大獎,但不幸接踵而至。他的親兄弟居然雇了一名殺手,企圖殺死普斯特和他妻子,目的自然是看中了他們的獎金。然後是他的妻子和他離婚,並帶走了一半獎金。得獎5年後,普斯特便宣告破產了。
小說《白鹿原》中有一段富有哲理的話:“世事就是倆字:福禍。倆字半邊一樣,半邊不—樣,就是說,倆字相互牽連著。就好比籮麵的籮筐,咣當搖過去是福,咣當搖過來就是禍。所以說你們得明白,凡遇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頭了,後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甭亂套,忍著受著,哪怕咬著牙也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著就來了。”
善待自己,活得快樂;苛求自己,活得辛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事業上的挫折、人際關係的困擾、經濟上的窘迫、健康上的煩惱……這些壓力對人們來說都是不好承受的。但是,假如能善待自己,以一個開朗、自信、樂觀的心境麵對現實的話,那就會把不快的生活變得快樂!
有個小村莊裏有位老郵差,他從20歲那年開始,便每天往返50公裏的路程。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始終沒有一枝半葉,有的隻是塵土飛揚罷了。
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他一想到自己要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走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與茫然。
有一天當他送完信,身心疲憊,回家的路上剛好經過了一家花店。他眼前一亮,於是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子,並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子撤在往來的路上。
一個月,兩個月……他堅持著散播野花種子。
沒多久,那條已經來回走了20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後來的日子裏,郵差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快樂的工作,他不再是那個孤獨、愁苦的郵差了。
麵對生活的壓力,與其埋怨、焦急甚至墮落,還不如放寬身心,對自己好一點,善待好自己。讓自己在也許平凡、苦惱的生活裏,多一分色彩與充實,這就是快樂的秘訣。
宋代文豪蘇東坡,一生命運極為坎坷:受排擠,遭誣陷,陷牢獄,受辱罵,屢次被貶,窮困潦倒。但是,無論遇到什麼挫折,他都不困在愁苦中而是以享受人生的態度生活,圓通地自我解脫,善待自己,解脫自己,化苦為樂,苦中求樂,保持快樂、瀟灑的心境。蘇東坡被稱為“坡仙”,既是因為他絕代的文學才華,亦是因為他快樂的心態。
比如,當他被人誣陷,坐了100多天的大牢,一出獄就做詩:“百日歸期恰及春,餘年樂事最關身。”他出獄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愉快地度過有生之年,在他看來,過去的恩怨並不重要,善待自己才是最切身的事。再比如他“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詞句,正是體現了他坦然、豁達地對待人生痛苦的達觀態度,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人的生命是一個非常短暫的過程,而且其間還充滿了太多的風霜雨雪!隻要我們像蘇東坡一樣,懂得善待自己,懂得享樂人生、尋找樂趣、解脫自己,就會成為一個活的快樂、充實的人。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不會善待自己,還會善待他人,善待工作嗎?
某公司招聘一名女助理,經過層層篩選,最後剩下水平相當的王、張兩人。這時候,老板決定加試同一道測試題來決定取舍。問題就是:某天公司有緊急情況需要馬上與客戶溝通,但恰好在前一天,一直熱戀的男友突然提出與你分手,你的心情壞到了極點。此時此刻,你準備用怎樣的心態去與客戶打交道?
王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我會丟掉一切雜念,把公司的這件要緊事處理好。”而張想了想,猶豫地說:“我想請一天假,因為我的精神狀態很差,我需要時間來調整自己。”
聽完她們的答複後,老板當場就決定錄用張。並對困惑不解的王說:“你的答案雖然很完美,但卻不真實。因為人是有理性的、情感方麵的因素不可能不影響到工作情緒。相比之下,張的答複卻說的是真心話。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我們公司需要的正是這種理性的、能夠善待自己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