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很痛苦,不改變自己會吃苦
法國19世紀大哲學家伏爾泰是位性格倔強而又放蕩不羈的人,他時常對世人進行一些辛辣的譏諷。但他譏諷嘲弄人的性格習慣,他自己也不能擺脫束縛。這種習慣久而久之,往往會遷怒一些人。
1717年,伏爾泰因為譏諷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被囚禁在巴士底監獄達11個月之久。
出獄後,吃夠了苦頭的哲學家終於知道此人是他冒犯不得的,便想改變一下自己,上門去感謝他的寬宏大量和不計前嫌。這對於伏爾泰這個年輕氣盛的人來講,真是太不容易了。
攝政王當然也隻深知伏爾泰的影響力,也想借此機會和他好好溝通一番,以便化幹戈為玉帛。於是,兩人在極為友好的氣氛中,講了許多恰到好處的抱歉和溢美之詞。按理說,至此也算把事情處理圓滿了,從此以後兩人相安無事,井水不犯河水,也就皆大歡喜了。
可是,在最後的時刻,伏爾泰站起身來再一次表示感謝說:“陛下,有一件事我還要感謝你一下,那就是你太助人為樂了,為我免費解決了那麼長時間的食宿問題。”
奧爾良公爵聽了一愣:好好的你怎麼又提這些不愉快的事了?他很是不解。
“在我向您表示再次感謝的同時,請您不必再這件事上為我操心啦。”伏爾泰接著說。
奧爾良公爵怔在當場,哭笑不得。
事後,有人問伏爾泰:“按理說你兩人已經前嫌盡釋了,您怎麼又畫蛇添足呢?”“你這樣問我,我又去問誰呢?改變自己真是太痛苦了。”伏爾泰忿忿地說。
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如果想改變,那肯定是件很痛苦的事。雖然改變自己會很痛苦,但不改變自己早晚要吃苦——因為有些壞毛病無關緊要,有些壞毛病卻能製約你一生的發展。所以,為了生存,為了發展,我們必須痛下決心,采取行動,徹底地改變自己。要知道,毛毛蟲都是要經過一番痛苦的蛻變才會變成美麗的蝴蝶的。
日本保險推銷員原一平在27歲時進入明治保險公司開始推銷生涯。開始一段時間因為業績太差,他窮得露宿公園。有一天,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銷保險,等他詳細地說明之後,老和尚直言不諱地說:“聽完你的介紹,一點也沒有引起我投保的意願。”
老和尚注視原一平良久,接著又說:“人與人之間,當你與別人這樣相對而坐時,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將來必定沒有什麼前途。”
看著原一平瞠目結舌的樣子,老和尚又說:“年輕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你在替別人考慮保險之前,必須先考慮自己,認識自己。”
“請問高僧,我該如何去做呢?”原一平迫不及待地問道。
“去請教別人吧!從你那些投保客戶開始,你誠懇地去請教他們,請他們協助你認識自己。我看你有慧根,倘若照我的話去做,他日必成大器。”老和尚平靜地說。
原一平如醍醐灌頂,開始努力改造和完善自己。他開始每月一次,每次請5個同事或投了保的客戶吃飯。為此,甚至不惜典當衣物,目的隻為讓他們指出自己的缺點。他的第一次“批評會”就使他原形畢露:
——你的個性太急躁了,常沉不住氣。
——你的脾氣太壞,而且粗心大意。
——你太固執,常自以為是。這樣容易失敗,應該多聽聽別人的意見。
——對於別人的托付,你從不知道拒絕,這一缺點務必改正,因為“輕諾者必寡信”。
……
每一次“批評會”後,原一平都有被剝了一層皮的感覺。他把自己身上的劣根性一點點剝落下來。後來,他還總結出了含義不同的39種笑容,分別賦予要表達的心情與意義,然後再對著鏡子反複練習,直到鏡中出現所需要的笑容為止。
功夫不負有心人。1939年,原一平的保險銷售業績終於榮膺全日本之首,並從1948年起,連續15年保持全日本銷售第一的好成績。1968年,原一平成為了美國百萬圓桌會議的終生會員,被譽為“練出值百萬美金笑容的小個子”、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人的一生是螺旋式發展的過程。從平凡到卓越,其實就是一個自我修煉、自我改造的過程。你改造不了自己,你就不可能成功。你原來的那些壞毛病會製約你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