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民太多權利選舉立法會議員,就是給他們一塊大石頭,會有一日壓到自己的腳上。”
爸爸講話重事實,雙方都明白他是真誠的,並非求取私利的。
在中英談判的兩年裏,爸爸默默地做了許多事情。有傳媒將他在中英談判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稱之為“政治媒人”,還有的將他稱之為“民間大使”。我則把父親比作中英談判這架機器裏的潤滑劑。
確實,那時候,我常陪著爸爸穿梭於倫敦和北京之間,甚至還去美國白宮見裏根總統。爸爸以一個中國人的身份,站在國家的立場,向英美政要們解說中國人的傳統、中國人的觀念、中華民族的精神以及統一國土的決心。爸爸同裏根總統、撒切爾夫人、英外相賀維等人的私交都不錯,他的話他們是可以聽得進去的。
有一次,我陪爸爸到賀維外相家作客,賀維陪我們在他家中的花園散步。爸爸很懇切地勸他說:“英國要麵對香港回歸的現實,試圖抗拒或改變這個現實是不明智的,不要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不放。”
事隔二十多年,賀維與我見麵,他還記著當年的事情。他說:“Y.K.所起的作用沒人可以代替。親英的人,中方不信任,親中的人,英方不信任。而Y.K.卻是各方麵都十分信任的人。尤其是撒切爾夫人,你是知道她不喜歡聽從她身邊大臣的話,隻有你爸爸的話她才能聆聽入耳。他們兩人常私下見麵,旁邊都沒有秘書記錄。我們外交部曾非常明確地跟首相說,中國有決心取回香港,因為中國覺得1842年的《南京條約》是不平等的,不承認是合法的條約。但首相不相信,堅持合約是合法的,談不上認不認。隻有你爸爸,能笑容滿麵,耐心地向她解釋,鄧小平統一中國的意願很堅強,中國要開放,要走市場經濟的道路。收回香港、澳門隻不過是其中一部分,最終是要統一中國。麵對世界,中國領導人隻要一個中國,不要兩個,誓不罷休!這是國家尊嚴問題,正如首相也是絕對不想愛爾蘭獨立呀!並且,香港單獨發展有限,一旦回歸中國,前途無限,中國也通過香港增強她的經濟實力,這絕對有利於香港的繁榮昌盛。況且,英國始終也要和中國開展友好經濟貿易,何必敵對?也許香港有些反對聲音,但香港要回歸祖國,恢複國家完整,這是大勢所趨,是誰也抗拒不了的事實!首相你要明白:你出兵阿根廷,勝了是國榮,輸了是國恥!你必須明白這點呀!首相偏偏也隻相信你爸爸的解釋。”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署了聯合聲明,爸爸作為貴賓應邀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簽字儀式,成了這一曆史的見證人。
3.一場愛國勇戰,成為港龍主席
中英聯合聲明成功簽署後,1985年,港商曹光彪看到這是發展航空業的良機。而當時香港隻有一家航空公司——國泰航空,隻開辦往上海和北京的航線,曹氏知道香港回歸後對國內航線的需求必大。他的大計也比較簡單,他找了一架737200飛機,雇了飛行人員,並從香港民航處取得航空營運許可證(Air Operator's Certificate),公司命名為港龍,滿以為可以一步登天。殊不知原來申請國際航線十分複雜。香港和中國政府當日也的確對領空有保護措施。
當時香港政府宣布“一條路線,一間航空公司”的政策,這可難倒了港龍,如何申請飛北京和上海的航線呢?再加上強勁對手國泰和其母公司太古,以及中方的不明確政策,港龍的確麵對重重阻礙,實在生不逢時。
港龍當時隻有一架飛機,不能列為航班飛機,主要是國籍問題,大股東沒有英國國籍。香港,當時是英國殖民地,航班東主需要英國國籍,公司才能算是本地航空公司。所以曹氏隻有瞪眼看著公司每日賠錢。終於他想起了持有英國護照的爸爸。如果爸爸能加入港龍,不但解決了國籍問題,更能解決資金問題。但是爸爸當時是國泰航空的董事,又是老板(John Swire,Adrian Swire)的好友,不容易勸他入股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