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愛心惹的禍(2)(1 / 3)

2.爸爸能接受現實,胸懷廣闊,量大包容

這件事過去五年了,今非昔比了,我一定要說出我的心裏話!

我問爸爸:“你愛的國家還有希望嗎?”

爸爸的回答很堅定:

“陪慶,現在你說的都對,但是,我看到的是未來,我相信中國一定會開放,我相信一定有需要我們為國效力的一天。到那時候,你能帶你的外國籍丈夫一起回中國嗎?!”

當時我實在覺得困難重重:

“爸,為中國效力這一天,隻怕我這輩子看不到,你的一輩子更難看到!”

爸爸一口咬定:“不,我相信能看到這一天!”

其實,曆史證明爸爸是全對的。時間隻過去十年,不但我看到了,爸爸,連爺爺都看到中國改革開放的這一天!

可在全中國到處鬧紅衛兵,到處武鬥、打砸搶,糧食、豬肉、米、麵粉,什麼都緊張,什麼都憑票供應的1967年,連香港社會也受到政治影響。當時我在美國讀書,爸爸為此把三個妹妹分別送到美國讀書,要我安排送她們住到穩妥的美國人家中。

不要說我一個21歲的人看不到中國將會改革開放、經濟大發展的這一天,恐怕全香港,甚至全世界,能像爸爸這樣堅信中國有開放這一天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吧!

爸爸的遠見卓識,確實令我非常敬重和佩服。

可在當時,爸爸堅持“為國效力”這個主題,使我很難接受。

我過去常常琢磨,為什麼爸爸與別人談話,無論是談政治,談生意,還是談家常,從沒有不歡而散過?跟爸爸多次應酬後我慢慢明白了,他從不會認一個死理、不撞南牆不回頭,也從不會把自己認準的事情在別人還看不到的時候強加於人。

爸爸很有智慧,也很理智,他雖然不滿我的決定,但絕不會不留些空間給我,讓談話不歡而散,更不會關起大門,把我推出去。

這也是爸爸做人的魅力所在,他有了不起的大氣,能包容他人的不同觀點,因而使更多的人服從他、尊敬他。

爸爸見我如此堅持,無動於衷,也就接受了我的決定。當時他一定費很大力氣說服媽媽,一齊到芝加哥參加我的婚禮。回想當日,媽媽一定很傷心,到婚禮時還穿著藏藍色的旗袍。

看得出,爸爸說一千,道一萬,都是希望我三思而行,希望我放棄外國血統的戀人蘇海文。

我再三考慮,如果真的中國能有改革開放這一天,外籍丈夫會明白了解我愛祖國之心。如果他真的愛我,我有信心他是不會阻止我回國幫忙。我會再與蘇海文談談,看他是否能像愛自己的祖國一樣愛中國,並為中國的富強和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貢獻力量。

後來,當我和海文談起此事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道:“你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都是未發生的事,到時候自自然然會一切解決。我是不會辜負你爸爸的。”

蘇海文立即提筆寫信給我爸爸,非常正式地向我求婚。這是19世紀前的歐洲風俗。男的一定要向準新娘的父親求婚(Asking for her hand)。這是一種禮貌。但爸爸沒有回複他的信。

蘇海文的人品、學問,乃至他實幹不屈的個性,認真、沉默,但又幽默,加上優美動人的文筆,都令我著迷,我不能放棄!

雖然,從內心深處我也覺得有點對不起爸爸,對不起媽媽,爸爸這麼多年來這樣信任我、支持我、鼓勵我,希望我這個大姐能給妹妹們帶個好頭,誰知在婚姻問題上,我卻讓爸爸失望了。用中國傳統觀念想,真是很不孝!我翻來覆去地想了很久。

但在選擇過程中,海文不是我首位戀人,我第一個男友是來自上海的中國人。但是,我偏偏與這個不同國籍的奧地利人有更多的共同語言,無論在音樂的愛好上,還是在社會觀點上都非常接近。

到底伴侶是要我自己選擇,要走自己的路,尤其是海文是真正愛我的,因為當時他絲毫不知道我的家庭背景,不知爸爸已踏上船王寶座。

所以我在香港隻待了短短的幾天,我無法忍受媽媽的眼淚,不想再聽司機老李和從小帶大我的阿英再三再四的規勸,更不忍心看爸爸無言的歎息,隻留下一句話:“如果願意,請爸爸媽媽11月23日到芝加哥參加我們的婚禮!”我立即飛回美國。

我相信隻要我堅持,就好像以往許多事情一樣,爸爸絕不會像有些父親那樣以斷絕父女關係來要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