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模範商人——王才運及其榮昌祥服裝公司(2)(3 / 3)

“五四運動”及商人罷市運動的勝利,一方麵大長了國人和商界之氣,引發了更為高昂的愛國熱情;另一方麵,也促使國人更加積極地去關注現實問題。在中外頻繁貿易中,我國商業與西方比較,相形見絀,如何謀略自救之策,如何改良出口商品,如何組織商店革新,如何靈活營銷,如何集中各商號力量一致對外等等,這些問題擺在人們的麵前。再加上在這次罷市鬥爭中,南京路“各店同人,以向無商店聯絡之機關,偶遭事故,難通聲氣,頗感不便,奔相探詢,又無所適從”(6),因此,王才運等人萌發了組織各路商店聯合會的想法。

直接促成南京路商聯會組織成立的應該是“房捐”事件。1919年7月份,工部局增加房捐,由12%調至14%,上海商民群起而反對。在看到五馬路“同芳居”、河南路“裕昌”等店號,都因為拒交房捐而被拍賣商品後,南京路商界中的堅定分子王才運、餘華龍、王廉方等人十分憤怒,也更加增強了他們要團結中、小商人的意願,均認為各商號必須聯合起來,盡快建立一個組織。在他們的努力下,終於於9月20日,借用福源裏報界聯合會的會址,召集全路店鋪代表,召開會員大會,通過商聯會章程,定名為“南京路商界聯合會”,票選王才運為正會長,陳勵青、周憲章為副會長,初定會所於大慶裏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俱樂部,擇期召開成立大會。

南京路商聯會成立之前,雖然也有少數以馬路、街區為單位而組成的商業社團,但均影響不大。由於南京路在上海的影響和號召力,所以,南京路商聯會“執各路商聯會之牛耳,為海上獨一無二之純粹商人團體”,並且,“其辦事人員皆一時之選”(7)。此後,上海各馬路紛起效仿,各路商聯會相繼成立(8)。

“商聯會”成立之後,基本上克服了各馬路地域內各業中小商人的渙散局麵,但各路“商聯會”仍自成體係,如一盤散沙,一個聯合各馬路“商聯會”的“商聯總會”已是呼之欲出,“以對外不可無統率機關,對內不可無集權樞紐”(9),於是,“各路商界外順世界之潮流,內悟散沙之非計,結合團體,先後組成商界聯合會者有二十餘路之多,又懼其各自為政,漫無統係也,於是有各路商界聯合總會之組織”(10),1919年10月26日,各路商聯會代表舉行上海各路商界總聯合會成立大會,“商總聯會”終於宣告正式成立。王才運作為南京路商聯會的代表,出任商總聯會的副會長。商總聯會的成立既鞏固了已有的“商聯會”組織,又將推動該組織在各馬路等商業街區的進一步普及,至此上海商界終於有了自己的組織和帶頭人。

在1919年11月製定的商會章程及組織規則中,南京路商聯會明確提出以“團結團體、群策群力、維持公益、提倡國貨”為宗旨,設有正副會長及正副評議長,並下設幹事部與評議部分理會務,幹事部下又分設了文牘科、會計科、交際科、調查科眾多名目。但以實際情況看來,會務基本屬於會長負責製(11)。南京路商聯會曆任七屆會長全部為浙江人士,其中寧波籍5人(王才運、鄔挺生、方椒伯、餘華龍、王廉方),餘姚(徐乾麟)、餘杭(張子廉)各1人。

而5名寧波人中,紅幫裁縫占了2名,可見紅幫裁縫在上海南京路商聯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