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革命·變革(1 / 3)

1952年7月22日清晨,納賽爾主持“自由軍官團籌建委員會”在開羅開會決定:當晚起義。會議確立了革命第一階段的三個目標:一、奪取軍隊的領導權,並完全控製之;二、確保人民對運動的支持;三、以和平方式廢黜法魯克。

政府顯然已經覺察到了風吹草動,革命者進攻的第一個目標陸軍總部徹夜燈火通明。但納賽爾對此滿不在乎,他看上去那樣鎮靜和從容。在臨近起義前作最後巡察時,他發現戰友奧卡沙感情十分衝動。納賽爾用英語笑著對他說:“今兒晚上沒有感情激動的餘地,我們必須對意外事故有所準備。”接著他解釋道,阿拉伯語不是一種表達鎮靜的適當語言。

午夜十一點,自由軍官率領革命隊伍在坦克、裝甲車、大炮、機搶的掩護下,向軍營區發動了突襲。他們很快就完成了全部占領任務,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接著,革命隊伍分頭去搶占橋梁、火車站、電報電話局、廣播電台等重要設施和部門。當太陽升起之前,革命指揮部就完全控製了首都,控製了軍隊。

總體而言,這是一場平靜得出奇的武裝革命,一夜之間就政權易手,且僅有兩人死亡八人受傷。曆史上很少有這樣的事例:速度如此之快,流血如此之少,完成如此重大的革命。駐紮在運河區的英軍並未認真考慮過援助國王。革命者已堵住了通向開羅的道路,並許諾外國人的財產和安全將受到妥善保護,同時警告英國不要幹涉這一純屬埃及內政的事件,否則後果自負。

7月23日早晨七點半,當開羅市民們從睡夢中醒來時,昔日熟悉的世界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廣播中傳來以武裝部隊總司令名義發表的一個聲明:“我們已采取了純潔自己隊伍的行動,讓那些能力、品質和愛國心都為我們信得過的人來擔負我們軍隊的領導工作。全埃及一定都會以喜悅的心情來歡呼這一消息。……真主保佑一切順利。”

24日,革命政權又發出了第二個聲明。聲明闡述了起義的原因和目的,指出:“我們要改革和整頓軍隊以及一切國家公共事業。我們高舉憲法的旗幟。……我們的運動已經取得了勝利。因為是以你們的名義,為了你們的利益,在你們的指導下進行的。我們受到你們的鞭策,信心滿懷……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我們對一切都作好了充分準備。你們要相信我們這次吉祥的運動必定會取得勝利。你們的心要向著萬能的真主。跟著我們前進吧……”在革命的號召下,人們通過各種途徑表達擁護運動的心願。人民的絕對支持,為革命事業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7月25日清晨,納賽爾告訴薩達特:“國王今天必須下台,最遲不能超過明天。”在晚上執行委員會的會議上,納賽爾寫下了關於國王命運問題的最後決定:“解放運動應該盡快廢黜法魯克國王以便處理更為重要的問題,即必須盡快鏟除法魯克留給我們國家的貪汙腐化的弊病。我們必須為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掃清道路。在這個新時代裏,人民將行使主權並過上體麵的生活。公正是我們要達到的目標。不經審判我們不能處死法魯克,我們不能長期監禁他,也不能糾纏於他的所作所為是對還是錯的問題上。這樣做可能導致我們忽略革命的其他目標的危險。讓我們饒了法魯克的性命並把他流放國外吧。曆史將判處他的死刑。”

26日中午,“退位詔書”被送到法魯克的麵前。國王頓時四肢癱軟,渾身發抖,眼含淚水,他簽名時如此緊張,以致把名字都簽壞了,不得不在詔書的頭上重簽一次。下午六時,法魯克被允許乘坐王家快艇離開埃及,並享受了對國家元首的21響禮炮待遇,法魯克臨走時,對納吉布說了幾句頗耐人尋味的話:“你們已經做了我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我希望你能好好照管軍隊,你知道是我的祖父創建了這支軍隊。你的工作將是困難的,統治埃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納賽爾後來在回憶起26日這一天時說:“1952年7月26日是我感到自豪而永誌難忘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內心充滿了喜悅和幸福,而這一天裏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法魯克在“退位詔書”上簽字的時候。他的簽字有幾個意義:第一,它確認革命已經成功,並已站穩腳跟;第二,它意識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即黑暗時代的結束和我們夢寐以求的光輝時代的開始;第三,它意味著封建製度的滅亡和共和國的開始。共和國的成立盡管是在以後才正式宣布的,但實際上應該算是那時開始的。這個幸福的日子還有第四個意義,就是長期受壓抑,被剝奪了一切權利,連鳴冤訴苦的權利都被剝奪了的人民,能夠在那個時刻自由地大聲向暴君喝斥:‘滾出埃及去,埃及是我們的祖國。’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可愛的日子裏實現的。所以,我把這一天算作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是不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