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三(2 / 2)

沿著通路一直走,掛了彎,那眾多不懷好意的笑臉便全都消失不見了,可那風中隱隱約約地卻仿佛還在傳來那些人的非議和嗤笑。對此,諸葛亮也隻是搖了搖頭,扯出一個小小的,無奈的苦笑後,便全都拋諸腦後了。

諸葛書記,黃院正的丈夫,靠妻家福蔭供養,吃軟飯的小白臉。這就是現在臨沅百姓中對諸葛亮的主要評價。

沒辦法,雖然諸葛瑾在武陵是位高權重,可諸葛亮和黃月英成親時,諸葛亮還是一介白身,而黃月英卻早已上任工學院院正,更是在短短旬月間交出了包括火槍、新式合金、新式馬車、新式快船等許多功績,換來了武陵高層的賞識以及大批獎賞,其中就有兩人成親時的府邸,也就是如今的“諸葛府”。那其實卻是劉信因為黃月英顯出火槍的設計圖而賞給她的,卻是諸葛亮節儉,不願另外多花費銀錢再購置新房,就此住入了其中。卻是就此引來了市井坊間,對諸葛亮吃軟飯的評價。

隨著時間推移,對諸葛亮小白臉的評價是越發甚囂塵上了,可諸葛亮對此卻從來隻是一笑置之。

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諸葛亮心比天高,他心知自己總會有一飛衝天的一日,自是不會多去理會這些燕雀的聒噪。

可是,讓妻子在外工作養家糊口,他一個大男人賦閑在家無所事事,確也實在不好聽。顧慮到嶽父和大哥的名聲,諸葛亮最終還是要求諸葛瑾幫著自己,安排擔了一個負責管理文書檔案的小吏。

以諸葛亮之才,區區書吏實在屈才,可這是弟弟要求,諸葛瑾深知其中必有深意,絕不會僅僅隻是為了堵那悠悠之口。既然弟弟不說,諸葛瑾這個大哥便也不多問,他相信著自己這個身負經天緯地之才的弟弟。

於是,諸葛亮便成了武陵的一個小小書吏,隱藏住了他胸中的才學。

此可謂,大隱,隱於朝。

走過寬敞的大道,走進一間不同於其它工坊的宏大,卻顯得有些精致,有些小巧的房子。房子裏頭很亮,幾十盞油燈正不住地放射著光芒,照亮了房子的每一個角落。於是,散落在地上的工具、懸掛在牆上的圖紙、還有擺放在矮幾上的模型,全都讓諸葛亮看得清清楚楚。

嘴角露出一個苦笑,諸葛亮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這個房間了,可每次來他都覺得仿佛這裏是越來越亂了。搖了搖頭,諸葛亮也不出聲,也不挪步,隻是站在門口,把目光投注到房間的另一頭,那把身子伏在案幾上,拿著筆在一張圖紙上不住寫寫畫畫的身影上。

黃月英久久沒有抬頭,她隻是把所有的心神都投注在了麵前的圖紙上,渾然不覺房間的門口站著一個人。直到一陣夜風吹來,把沒有關嚴的窗戶吹得一陣吱吱呀呀地搖晃,也吹得房間裏的燈火一陣明暗間跳動,她才被驚擾著皺著眉,抬起頭來,然後就看見了自己的丈夫站在了門口。

剛剛才從全神貫注的工作中回過神來,黃月英還顯得有些茫然,她抬頭往窗外看了看天上的星辰,又轉過頭來看了看自己的丈夫,等她的目光注意到諸葛亮手中提著的食盒時,她突然發出一聲低呼,臉上露出一個歉然的表情:“夫君。”

“夫人,餓了吧?吃飯吧。”

看著妻子扔下筆,艱難地分開地上的雜物,緊張地向自己跑來,諸葛亮舉起了手中食盒,從心底露出了一個溫柔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