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三(1 / 2)

天黃黃的,太陽正在下山,房子的陰影慢慢連成一片,就像是潮水漫過;有風吹過,風裏頭還帶著些暑熱,可更多的卻是涼意,拂過臉頰,讓忙碌辛勞了一天的人們感到一陣如釋重負。

“夫人今晚可有交代回府?”

回到房間,洗過了臉,換下了沾染上汗濕的衣裳,即使是初秋的如今,武陵的白日依舊熱得讓人難受。換過衣服,諸葛亮頓覺一時神清氣爽,看向一旁伺候的老仆,便是問起妻子的行程。

“老爺,中午時夫人曾讓送飯的婢女送回口信,說是今夜工作繁重,須得晚些回府。”

如今黃月英身為武陵工學院的院正,掌管武陵上下公家器具的打造和研發,權柄可是不輕,工作卻也實在繁忙,如這般因公廢私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諸葛亮聽了老仆的稟報,也隻能是露出一個無奈地苦笑。

“你去吩咐一下,裝備好車子和飯菜,我送過去給夫人。”

“諾。那老爺可在府中用飯?”

隻見老仆這一問,諸葛亮臉上苦笑更甚:“你早些裝備,我吃過了再去送飯吧。”

以前沒有機會看不出來,可是自從劉信把黃月英安在了工學院以來,卻是讓她的工作狂特性暴露無遺。要是家裏不去給她送飯,黃月英真能工作得連飯都忘了吃。而就是給她把飯送去了,吃飯時黃月英也是風卷殘雲,毫無大家閨秀風範地,以最高效率把飯菜都掃進嘴裏,也不等吞下去就急著起身,又一頭紮入工作裏去。

這樣的黃月英,諸葛亮想要陪著她在工學院裏頭用飯?那隻會剩下他一個人,尷尬地麵對著剩餘的飯菜,慢慢品嚐其中的味道而已。這滋味可不好受,所以還是能免則免吧。

一碟炒雜菌,一碟煙熏肉,一盅魚湯,三樣小菜,就裝在食盒裏,被諸葛亮提著,乘上了門前早已備好的馬車,在軲轆轆的車輪聲中,慢慢地駛上了城中央的大道,往城外開去。

其實工學院並不在城中,而是要從臨沅東門出城以後,沿著劉信特意鋪就的馳道一直往前走,走上三裏路,就會看見一座小山崗。

山崗就坐落在沅水邊上,山勢順著河水的轉折而變,直至一頭插進河裏,形成了一個“7”字形的山穀。

山穀不大,裏頭卻建著一個碼頭,那是武陵水軍的軍港,武陵的一萬水軍,大小一共四十艘軍艦都停泊在這裏。

在軍港之前,山穀的入口處,還有一條山路,沿著山體緩緩向上,直通到山頂。山路很寬,就是三輛馬車並排通行也沒有問題。半路上經過一道盤查的關卡,一直走到路的盡頭,就能看見一處不大的門戶,這,就是工學院。

門戶上沒有任何標示,門戶也很小,小得就和普通的農家一樣。可在門後,卻是一個廣場,大小足有十畝。廣場邊上遍布大大小小,怕是不下二、三十座工坊,林立的煙囪即使夜幕漆黑中仍舊不絕地噴吐著煙霧,夾雜著大片叮叮當當地敲擊聲響。而在更遠一些的地方,一聲聲“轟隆隆”的,有如悶雷滾落的聲響也是不時傳來。

轟鳴,聲響,煙霧,還有隱約夾雜其中的人聲,即使是在夜裏站上這空曠無人的廣場,也不曾讓人感到絲毫孤寂,反倒是充斥有一種引人入勝的熱鬧。

諸葛亮也算是工學院的熟人了,他之前也來過幾次接黃月英下班,對裏頭的路倒也熟悉。隻見他下了車,舉頭四望了一眼,便是舉步,向著左側一條大路走去。

一路走來,經過好幾處工坊,偶爾有人從裏頭走出門,見到諸葛亮都是笑著打聲招呼,可那些笑容裏卻奇怪地不見多少熱情,反是帶著許多的嘲笑和輕視。借著門後透出的火光,諸葛亮是把這些表情一一盡收眼底,可他對此卻隻是回以一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