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如今得此財富,黃將軍所請新造刀甲便該有所決議了。”
“嗯,王卿所言有理,兵者乃國之大事,輕忽不得,等回去以後王卿便把此事辦妥了吧。”
“臣,遵旨。”王允躬身應是。
“對了,盧卿,之前並州刺史楊琦上奏,南匈奴亂兵禍及並州地方甚廣,誤了百姓春耕,致今歲糧食歉收,求朝廷撥下賑災糧餉,那可足夠幫襯並州百姓用度?”
“回陛下,南匈奴此前為禍甚廣,出朔方外,並州上下無有安然之所,朝廷雖是撥下巨款賑災,然尚有不足。”
“那此事便有勞荀卿,再與那楊琦確認補助百姓相差多少,列個清楚條目出來,連同其餘一些留中處置的奏章一起,都處理了吧。”如今劉協是腰包肥了,連說起話來也是顯得神氣十足。
“臣遵旨。”
一行人一邊商討著政事,一邊抬腳就要離開宮殿,可是還不等他們出門,盧毓就又把他們叫住了。
“陛下,陛下請留步,臣還有事稟報。”
“哦,盧卿還有事?”
劉協倒是沒什麼,一聽盧毓叫喚便停下了步子。可是盧植卻是不滿地瞪了自己兒子一眼,有事剛剛為什麼不一次說清楚?要是事情重要豈不是誤了大事?
被自己父親這麼一瞪,盧毓是腦袋縮了縮,然後才躬身稟報道:“稟告陛下,是葉少傅有話托臣轉奏。”
“哦?葉少傅有何要事?”
莫不是看到倭奴處黃金豐碩,嫌之前的二八分成太少,想再向我多要一點黃金?嗯,要是要的不多倒也可以,就當做是對他為朝廷收入巨額財富的功勞的賞賜便罷了。又或是領軍遠征海外,糧草難以為繼,所以想要多要一些?嗯,畢竟此次出兵倭奴,名義上是應倭奴國之請,助其統一倭島,挖了人家金礦就走確實有損朝廷臉麵,是該出力幫倭奴擺平了入侵的狗奴國了。若是如此,秋收將至,各地都是風調雨順,糧食豐收,便從冀州再調撥一批糧草就是了。
劉協心裏想著,葉成所奏不是要錢就是要糧,也都想好了處置方法,可不料盧毓接著說的話直接就讓他愣在了那裏。
“啟稟陛下,葉少傅讓臣轉奏,言是已將此三年內從倭奴處挖掘之黃金,按陛下之命呈上,請問陛下是否滿意,若是滿意,那將來便繼續循此例,每三年上貢一次,請陛下批示。”
“嗯?什麼每三年上貢一次?”
盧毓話剛說完,劉協還沒轉過彎來,是一臉茫然地看著盧毓,那邊荀彧卻已是反應了過來,對著盧毓就是急急問道:“等等,盧少卿,每三年上貢一次,難道倭奴那處金礦尚有留存?”
“是,回荀尚書令,那處金礦下臣曾親自去探視過,其所在島嶼有一郡之大小,其礦脈幾乎縱橫其間地下無有空餘,即使百年亦未必有枯竭之時。另,葉少傅還於倭奴本島再發現了兩處金礦和一處銀礦,同樣產量豐富。葉少傅請臣奏請陛下,此幾處金銀礦脈,及此後所見別處金銀,俱按此番為舊例處置?”
“此後所見別處金銀?”這次驚呼出聲的換成了楊彪。
“回執金吾,據狗奴國俘虜交代,倭奴本島,每百裏必有一處金銀埋藏。”
盧毓回答得是平心靜氣,可劉協還有盧植、荀彧幾人聽了,卻是驚得身子都要抽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