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頂住了壓力,死命地護住了頭身要害,可是一萬多人,就對著那麼一塊地不斷放箭,三千漢軍,每個人同時要應對至少三支箭矢,士兵們又不是歐洲中世紀那些騎士,把自己全身上下包得像個罐頭一樣,總會有防護不周的地方,在叛軍持續地箭矢壓製之下,江麵上的慘呼聲和士兵落水聲就一直沒有停過。
而且袁術他們坐的又不是戰船,而是臨時征集的民用船,那船身的防護可謂近似於無,許多箭矢穿過船篷,往躲在裏頭的士兵落下,本以為躲在船艙裏會安全許多,卻不料這安全隻支撐了短短時間便高瓦解,麵對突然而至的打擊,袁術手下更是一時平添許多傷亡。
眼看著離北岸還有三四丈的距離,袁術竟是一咬牙,就命部下加快速度,全速衝到岸上,對敵人展開攻擊。
在人數處於絕對劣勢,還已經失去了襲擊的突然性的情況下,袁術的進攻命令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當韓遂和太史慈兩人知道了以後,是同時一愣,然後爆發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韓遂是在攻城不順地情況下依然忍不住大笑不止,為袁術的二;而太史慈,則是不管失態與否,大叫了一聲——坑爹啊!
用三千人去正麵衝擊十萬大軍,那已經不是找死的程度了,那簡直就是嫌棄自己生活太美好,所以非死不可啊!
“來人,備船!”
說完,一提手中長槍,就要親自去救回袁術,袁術要是死了,新來的援軍怕是會有崩潰的可能,如果這真的發生了,那對於陳倉守軍的士氣來說也將是災難性的,而如果在這當口,太史慈見死不救那對於城中守軍造成的打擊更是會雪上加霜。
一個連在友軍陷入危機的時候見死不救的將軍,你難道還能指望他會在危急時候和士兵們一起同生死,共命運?
不能讓猜忌的種子落入士兵的心裏,必須把士兵們整合成一個整體,否則這場戰爭就打不下去了。
不過話說回來,讓袁術這豬一樣的隊友就此戰死,然後接掌他的軍隊,這才是如今對漢軍最好的選擇吧?
不過太史慈不是葉成,他還沒有這樣的覺悟想到這一層,就算他想到了,他的心腸也沒有這麼狠毒。
剛走兩步,文聘便擋在了太史慈的麵前:“大人還請留駐城牆指揮戰鬥為要,隻有救援袁中郎,聘自當為大人分憂。”
“快去快回。”太史慈沒有矯情,他也知道如今戰事緊張,他這個守軍指揮官也不適合隨便離開去涉險,所以對於文聘的主動請纓,他僅僅隻是叮囑一句,便又重新開始指揮起守城來了。
“諾。”
文聘當然知道太史慈話語中的快去快回到底是什麼意思,當即也不拖遝,一轉身便大步流星地向南門碼頭跑去。
帶著城中所有的預備隊,連同輪休的士兵一共兩千人,駕著船,文聘是飛也似地衝向了叛軍。
“袁術你可別這麼快就死了,就是死,你也別拉太多的士兵給你墊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