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人的離去,韓遂是氣得臉色鐵青,過去一年裏,他是實實在在地見識過了王國籌謀十年最大底牌的強大,不是手下私兵的多少,也不是手上人才的多寡,而是那龐大到讓人窒息的財富。
王國花費十年時間,手上隻培養了一千精兵,手下拿得出手的將領隻有一個閻行,但是在十年的時間裏頭,他卻無所不用其極地在累積財富,走私、綁票、欺詐、高利貸,還有軍需倒賣、田地兼並、奴隸和食鹽的買賣等暴利的生意,十年的累積,王國的財富足以買下一整個金城郡的土地了。
有如此財富做依仗,王國收買起人來當然是財大氣粗,剛剛跟在他身後離去的十幾頭領,手上實力原本就不強,最多的一個手底下才有不到千人的兵力,所以在韓遂手下也不受重視,他們也自知實力不強,依附在韓遂手下也隻是希望在攻打郡縣的時候,韓遂手下能多少留點湯水給他們滋潤一下,可是就是如此的一群韓遂軍中的弱勢分子,王國一出手就是每人千斤黃金,還要再加上給他們的部下配備上全套的精良裝備。
王國一出手就表現出了這樣的“誠意”,這些平常窮慣了的頭領又怎麼可能拒絕?於是乎短短一年時間,王國的手下就聚攏起了上萬的人馬,雖然相對於韓遂的十萬大軍,這些人馬實在是不夠看,可是在叛軍內部,王國的話語權卻因此增加了不少,除了是因為王國手上實力有所增加以外,也有因為王國的出手大方讓得一些人想要從他這裏撈些好處,所以借故親近的原因在裏頭。
不論如何,王國的勢力大增,這不是韓遂想要看到的,也不知多少次他想要推翻自己原先的計劃,馬上把王國給收拾掉,可是不知是否察覺了韓遂的殺心,王國出入都有閻行跟隨左右,讓韓遂一直找不到機會下手,眼看著手中糧草豐沛,而王國的勢力也是變得越來越鞏固,急切間下手不得,見此,韓遂也就索性按下了心思,先把精力全放到了出兵的事宜之上。
“叫拔拉瑪帶手下部眾上前替換俄力戈,阿索部隨後準備,一見拔拉瑪不支便上前替換,讓成宜趕快把準備好的雲梯運上前來。”
一疊聲地命令下去,手下士兵立馬忙了起來,韓遂環目四望一眼,看著部下經過他一年來的操練,在打仗之時總算是有了幾分章法,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隻是等他眼光又落到遠處的城牆上時,他不禁又是皺緊了眉頭。
這一次出兵,韓遂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不再打著出奇製勝的想法,把兵力分散到別人的手中,而是聚集起了手上兵力,打算穩紮穩打,平推過三輔以後,以其為根據地,成就其威勢,迫使朝廷屈服,迎他入朝,讓他手掌天下大權。
隻是想不到,這次出兵他謀劃良久,一開始進入三輔時也是所向披靡,讓得韓遂是一時雄心萬丈,可是他還開心沒有幾天,陳倉便出現在了他的麵前,同時也橫亙在了他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