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又修養了一段時間,臉上的傷勢已經好得差不多了,經過大夫的確診,他每天開始抽出一些事情處理軍務。
“哦,袁紹竟然派使者前來?”為了他的安全,孫策已經悶在府裏有段時間了,難得見個生人。
“是的,袁紹派陳震為使者,前來商議與我軍結盟的事情。”與袁紹結盟事關重大,張昭等人不敢擅自決定,便把事情彙報給了孫策。
“好啊。”孫策點了點頭說道:“不如今日會諸將於城樓上,設宴款待陳震。”
在城樓上,孫策同時也邀請了賈清和馬超,並把二人介紹給了遠道而來的陳震。
陳震是荊州南陽人氏,性格忠恪,在場諸將不少都和他有些交情,因此城樓上倒是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不斷。
飲酒之間,孫策就見不少將領互相耳語,之後紛紛下樓。
孫策心中奇怪,便問左右是何緣故。
有軍士查探回來以後,回稟道:“主公,現在有於神仙從樓下經過,各位大人下樓是為了去拜見他。”
孫策早就聽說過這位於神仙之名,便起身憑欄觀望。就見一名老年道人,身披鶴氅,手攜藜杖,年紀雖大,但麵色紅潤毫無皺紋,聲音宏大,一副仙風道骨。立於當道,百姓們都焚香伏道而拜。
孫策看到於吉有如此的名望,眉頭皺成了一個疙瘩,也不顧還有外人在場,大聲怒斥道:“是何妖人?左右何在?快與我把他擒下!”
先前那個軍士忙慌忙說道:“主公,此人姓於,名吉,寓居東方,往來吳會。普施符水,救人萬病,無有不驗。當世被百姓呼為神仙,未可輕瀆。”
孫策聽後更加惱怒,喝令道:“速速擒來,違令者斬!”
賈清和馬超對視了一眼,先前聽孫靜說孫策厭惡鬼神之事,賈清還沒怎麼放在心上。可是如今看孫策的架勢,恐怕還有些仇視於吉,難不成於吉殞身之劫要應在此時?
孫靜剛才一直在和陳震說話,看這邊的情況鬧的越發大了,忙起身說道:“伯符不要動怒,待我下樓去見於道人。”
“有勞叔叔了。”孫策也知道自己有些失態,對著城樓上眾人勉強的笑了下。
孫靜下樓,與於吉說了幾句話,將道人請到樓上。
孫策雖然臉色好了一些,不過見了道人之後火氣騰得又冒起來了,“狂道怎敢在此蠱惑人心!”
於吉衝著孫策深施一禮,稽首說道:“將軍容稟,貧道是琅琊宮的道士。順帝時入山采藥,得神書於陽曲泉水上,號曰《太平清領道》,凡百餘卷,皆是治病救人方術。貧道得之,惟務代天宣化,普救萬人,未曾取人毫厘之物,何來蠱惑人心之語?”
“好個能言善辯的老道,吾來問你,汝說你不取人毫厘之物,那你的衣服飲食從何而來?吾看汝就是黃巾張角之流,今若不誅殺,他日必成後患。”孫策冷哼了一聲說道:“左右何在?給我把他拉下去斬了!”
張昭現在隱隱已成了群臣之首,他性格又較為剛烈,便對孫策諫言說道:“主公,於道人在江東數十年,並無過犯,不可無端殺害!”
其餘眾官也苦苦相勸,不讓孫策殺了於吉。
賈清緊縮眉頭,看著於吉卻是一言不發。邊上馬超知道賈清的任務,忙也要前去相勸,卻被賈清一把拽住。
馬超回頭疑惑的看著賈清說道:“清哥,這老道超雖然不認識,可見其貌、聽其言便是個有道的高人,我要前去相救,你又何必拉住我呢?”
賈清卻是神情凝重的說道:“如今有眾人苦勸,於道人未必會死,若是我們也上前相勸,恐怕反而給道人招來災禍。”
看見眾人為了於吉哀求,孫策心中火苗燒得更旺,他大喝道:“此等妖人,吾要殺之,不過是舉手之勞,與屠豬殺狗又有何異!”
陳震是知曉道人大名,便也出麵勸說,孫策這才下令把於吉囚禁在獄中。
孫策回府,早有內侍將此事報於吳太夫人,吳太夫人對於於吉極為敬仰,再三勸解孫策不要殺害於吉。
孫策氣憤難當,隻得敷衍母親說道:“母親勿聽外人妄言,兒自有處置。”
後來更得知獄吏也都崇敬於吉,於吉在獄中的時候,去掉枷鎖。等到孫策喚取的時候,才讓道人帶上枷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