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因人而降(3 / 3)

眾人皆欲殺,我意獨憐才。劉秀見朱祐沉默不語,於是指名要他發表意見,畢竟鄧奉對朱祐有不殺之恩,想來朱祐總應該替鄧奉說一兩句好話。

朱祐沒說好話,而是說了實話,反問劉秀道:“陛下如果不殺鄧奉,那打算把他往哪兒擺呢?”

是啊,鄧奉差不多已經把劉秀手下的名將得罪了個精光,就算劉秀想用鄧奉,諸將也很難再和鄧奉共事。況且,鄧奉和諸將不同,鄧奉絕對不會是什麼好臣子,天地君親師這一套儒家天條,在他眼中根本就是狗屎。

在內心深處,劉秀不得不承認,他駕馭不了鄧奉,鄧奉也根本不是可以被駕馭的人。

鄧奉雖是香餑餑,然而燙手。盡管燙手,畢竟又是香餑餑。兩難。

真殺吧,鄧奉畢竟已經主動投降,軍界曆來有殺降不祥的說法,劉秀又是一個迷信的人,對此不能不顧忌。而且,鄧奉在昆陽為漢軍立下不世之功,又保全過劉秀家人的性命,而鄧奉之所以起兵對抗,歸根結底,也是吳漢有錯在先。如果真殺了鄧奉,從道義上來講,必將成為劉秀人生中的一大汙點。

禦前會議開了半天,並無結果。劉秀回帳歇息,陰麗華顯然已有耳聞,迎劉秀而拜,禮節甚殷,嘴上卻絲毫不肯饒人,冷冷說道:“陛下好不叫人寒心!”

昨夜被陰麗華一鬧,劉秀至今心有餘悸,轉身想逃,卻又覺得荒唐可笑,他雖貴為天子,但眼下畢竟是在野外,除了這大帳,還真沒有別的地方可以讓他睡覺,他如果匆忙逃出帳外,弄不好就得在外麵晃悠一整個晚上,讓人看見的話,還以為他是被老婆趕出家門,叫他這張臉該往哪兒放?

劉秀頹然坐下,等待著陰麗華的爆發。陰麗華卻很冷靜,既不哭,也不鬧,隻是問劉秀道:“一問陛下,陛下當初孤身去河北,是誰在保護陛下的家人?”

劉秀老實答道:“是鄧奉。”

陰麗華問:“二問陛下,鄧奉起兵,錯在吳漢,還是錯在鄧奉?”

劉秀答道:“錯在吳漢。”

陰麗華再問:“三問陛下,鄧奉如果不降,陛下有多大的把握抓住他?”

劉秀再次老實答道:“就算能夠抓住鄧奉,恐怕也須曠日持久。”

陰麗華道:“四問陛下,假如鄧奉現在還在外邊,如果讓他投降,陛下願意給出怎樣的條件?”

劉秀汗都快下來了,答道:“未曾想過。不過,大概總會官爵依舊吧。”

陰麗華道:“五問陛下,官爵依舊也就算了,至少不會殺吧。那為什麼鄧奉真的如願投降了,陛下卻又要殺他呢?”

劉秀無言相對。

陰麗華再道:“六問陛下,馮愔在關中謀反,後來被護軍黃防扭送來降,馮愔乃馮異之弟,陛下因而赦免不殺。鄧奉未曾戰敗,主動來降,陛下卻反而要殺,陛下何以厚此薄彼?難道馮異之弟,反而更親過鄧家子弟?”

劉秀心中不以為然,馮愔百無一用,饒他一命,就當是送馮異一個順水人情,鄧奉卻是不殺不足以安枕,兩人根本沒有可比性!然而,這番帝王心事,在陰麗華麵前終究難以啟齒,劉秀隻能將責任推諉於麾下諸將,歎道:“你也當體諒我的難處,我雖為天子,卻也不能違背眾議,部將皆欲殺鄧奉,我也無可奈何。”

陰麗華道:“陛下內心深處,恐怕也是想殺的吧。”

劉秀被陰麗華戳穿心事,索性也不再掩飾,道:“無論如何,你就依我這一次。我答應你,我必補償鄧家,補償南陽,絕對不讓鄧奉白死。”

陰麗華冷笑道:“陛下果然是生意人。鄧奉人都死了,這些對他又有什麼意義呢?”

劉秀心中大痛,陰麗華隨口一句,卻是話裏有話,狠狠擊中他的軟肋,讓他無法反駁。回顧劉秀的一生,的確是如生意人一般,不斷地進行著交易,包括不為長兄劉縯複仇,包括和郭聖通的婚姻。關注利害,更多過關注感情,他自己也知道,這一點很可以為世詬病。然而,被妻子毫不客氣地當麵指出,他還是覺得心痛莫名。

劉秀沉默良久,長歎一聲,解下腰間玉佩,放在案上,也不看陰麗華,道:“見此玉佩,如我親臨,無論你做什麼,無人敢於阻攔。”說完,背手走出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