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盆腔炎(3)(1 / 3)

【製法】先煎金銀花,去渣取汁。再用藥汁煎冬瓜子仁15分鍾,入。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調治】適宜於慢性盆腔炎濕熱瘀結型,腹痛拒按,帶下增多、色黃黏稠、有穢氣,小便赤澀。

(9)苡仁鴨肉湯

【組成】薏苡仁20克,黃瓜30克,鴨肉50克,食用油、精鹽適

量,蔥、薑適量。

【製法】將薏孩仁、黃瓜洗淨,黃瓜切成細片備用。鴨肉放鍋中去血水後撈出,切成塊狀。將薏苡仁、鴨肉同放入炒鍋中。待油熱後,加入蔥、薑翻炒一下。加水用大火煮沸,去除浮沫後改用文火。燉約60分鍾後鴨肉爛熟,加入黃瓜、鹽,煮5分鍾即可。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用】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調治】適宜於慢性盆腔炎濕熱瘀結型,帶下增多、色黃黏稠、有穢氣,大便溏或秘結,小便黃赤等。

(10)蘿卜荷葉燉雞

【組成】蘿卜30克,肉雞1隻,荷葉20克,食用油、精鹽適量,蔥、薑適量。

【製法】將蘿卜、荷葉分別洗淨,蘿卜切成細片。雞殺後去毛,除內髒洗淨。將荷葉放入雞腹內,再放入鍋中,加入蔥、薑、紹酒、鹽、水適量。將盛雞肉的鍋置盛有水的鍋中,放入蘿卜,燉約60分鍾。至雞肉爛熟即可食用。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用】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調治】適宜於慢性盆腔炎濕熱瘀結型,小腹隱痛或腹痛拒按,帶下黃臭,食欲不振,脘腹脹滿。

(11)白菜綠豆芽湯

【組成】白菜根莖30克,綠豆芽20克,精鹽、味精適量。

【製法】將白菜根堇洗淨切片,綠豆芽洗淨,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15分鍾,加適量精鹽、味精調味。寸裝入罐中即成。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調治】適宜於慢性盆腔炎濕熱瘀結型,煩熱口渴,帶下黃臭,小便短赤。

(12)馬齒莧粥

【組成】馬齒莧30克,薏苡仁20克,粳米60克。

【製法】將馬齒莧洗淨,切成小段。將粳米洗淨放鍋中,加入馬齒莧、薏苡仁、水適量,用中火煎煮約45分鍾即可食用。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調治】適宜於慢性盆腔炎濕熱瘀結所致的帶下增多、色黃黏稠、有穢氣,大便溏,小便黃赤。

(13)扁豆花煎雞蛋

【組成】扁豆花30克,雞蛋2隻,鹽少許。

【製法】將雞蛋打入碗中,與扁豆花拌勻。鍋內下油煎炒,撒。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調治】適宜於慢性盆腔炎濕熱瘀結型,下腹隱痛拒按,熱勢起伏,經行或勞累時加重,帶下增多、色黃黏稠、有穢氣等。

(14)龜苓湯

【組成】烏龜1隻,豬痩肉100克,鮮土茯苓500克。

【製法】將鮮土茯苓去皮洗淨,切片。烏龜用沸水燙死,去殼及內髒後切成小塊。豬痩肉洗淨。一起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大,3時,調味。

【服法】佐餐,隨意食用。

【功用】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調治】適宜於慢性盆腔炎濕熱瘀結型,下腹隱痛,經行或勞累時加重,帶下增多、色黃黏稠、有穢氣。

(15)芹菜拌木耳

【組成】芹菜30克,黑木耳20克,精鹽、麻油、味精適量。

【製法】將芹菜洗淨切段,黑木耳在水中浸泡約30分鍾洗淨。一起放入盤中,加入精鹽、味精、麻油調味即可。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用】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調治】用於濕熱瘀結所致的煩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

(16)芹菜豆腐湯

【組成】芹菜30克,豆腐3塊,桃仁10克,蔥、薑、鹽適量。

【製法】將芹菜洗淨切段,豆腐切塊,與桃仁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中火煮約20分鍾,再入鹽等佐料即可。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用】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調治】適用於慢性盆腔炎濕熱瘀結所致的煩渴、帶下黃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

(17)薏苡仁陳皮鴨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