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取鮮豬腰剖開,切去白膜,用清水反複衝洗,用沸水去膻尿味,切塊。肉蓯蓉洗淨後,裝入紗布袋,用黑線紮緊。將全部用料放入清水煲內。大火煲滾後,改小火煲2小時,湯成即可。
【服法】隔日1次,連服1月。
【功用】補腎止帶。
【調治】帶下病,屬腎虛型。帶下赤白,質稍黏無臭,伴見畏寒肢冷,便秘。
(7)四子酒
【組成】英絲子30克,覆盆子30克,五味子20克,金櫻子3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製法】將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金櫻子打成粉,裝入紗布袋。將布袋浸泡於低度白酒中,15天後即可服用。
【服法】每晚飲酒20毫升。
【功用】補腎止帶。
【調治】帶下病,屬腎虛型。帶下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止,腰酸。
(8)杜仲枸杞酒
【組成】杜仲20克,枸杞子5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製法】將杜仲打粉,同枸杞子一同裝入紗布袋。將布袋浸泡於低度白酒中,15天後即可服用。
【服法】每晚飲酒20毫升。
【功用】補腎止帶。
【調治】帶下病,屬腎虛型。帶下赤白,質稍黏無臭。頭昏目眩,腰痛如折。
(9)肉蓯蓉枸杞酒
【組成】肉蓯蓉20克,枸杞子5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製法】將肉蓯蓉打粉,同枸杞子一同裝入紗布袋。將布袋浸泡於低度白酒中,每晚搖蕩1次。15天後取出藥袋,即可服用。【服法】每晚飲酒20毫升。
【功用】補腎止帶。
【調治】帶下病,屬腎虛型。帶下赤白,質稍黏無臭。頭昏目眩,腰膝酸軟,筋骨無力。
(10)狗肉燉核桃
【組成】狗肉250克,核桃肉30克,蔥、生薑、鹽、八角茴香等調料適量。
【製法】將狗肉洗淨,切塊,放入沙鍋大火煮80分鍾。再入核桃肉煮30分鍾,放入蔥、生薑、鹽、八角茴香等調料。煲至肉爛即可。
【服法】每劑分2次服完,隔1天服1劑。
【功用】補脾益腎。
【調治】帶下病,屬腎虛型。帶下色白,量多,質稀。腰膝無力,麵色少華,爪甲不榮,夜尿頻多。
(11)韭菜子狗肉湯
【組成】韭菜子20克,狗肉150克,味精、鹽、薑、八角茴香少許。
【製法】將韭菜子洗淨,浸泡20分鍾,用紗布紮緊,備用。將狗肉洗淨,切成小塊,和上藥共放入鍋中。先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慢燉至狗肉熟爛。再放入適量味精、鹽、薑,八角茴香煮15分鍾。
【服法】飲湯食肉,當菜佐餐,可經常服用。
【功用】補腎止帶。
【調治】帶下病,屬腎虛型。帶下色白,量多,質稀。腰膝無力,遺尿。
(12)金櫻白果湯
【組成】金櫻子30克,白果10粒,白糖適量。
【製法】將金櫻子、白果洗淨,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放入適量的白糖即成。
【服法】上下午分服。
【功用】補腎收斂,固澀止帶。
【調治】帶下病,屬腎虛型。帶下量多,質稀無臭。頭昏目眩,腰酸。
陰虛夾濕
帶下量多,色黃或赤白相兼,質稠或有臭味。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顴赤唇紅,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紅,苔少或黃膩,脈細數。治療原則是滋陰益腎,清熱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