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月經病(3)(2 / 3)

(16)山楂紅糖荼

【組成】山楂15克,紅糖30克。

【製法】將山楂洗淨晾幹,放入沙鍋,加水適量。浸泡15分鍾後,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30分鍾,用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大碗中。待其溫熱時,加入紅糖,攪拌均勻即可。

【服法】上下午分服。

【功用】行氣活血調經。

【調治】月經後期,屬氣滯血瘀型,量少,色黯紅,或有塊,伴食欲下降,不思飲食。

肝氣鬱結

(1)橘皮飲

【組成】橘皮15克,橘核20克,鬱金10克,蜂蜜20克。

【製法】將橘皮、橘核、鬱金分別洗淨,切碎,同入沙鍋,加水浸透,煎煮20分鍾。用紗布過濾,去渣,收取濾液放入廣口杯內。待其溫熱時兌入蜂蜜,拌勻即可。

【服法】早晚分服,宜溫服。

【功用】疏肝理氣,解鬱調經。

【調治】月經先後無定期,屬肝鬱證,月經量可多可少。

(2)鬱金花飲

【組成】鬱金花20克,玫瑰花10克,蜂蜜20克。

【製法】將鬱金花、玫瑰花分別洗淨,同入沙鍋,加水浸透,煎煮20分鍾。用紗布過濾,去渣,收取濾液放入廣口杯內。待其溫熱時兌入蜂蜜,拌勻即可。

【服法】早晚分服,宜溫服。

【功用】疏肝理氣,解鬱調經。

【調治】月經先後無定期,屬肝鬱證,情誌不舒,心煩易怒。

(3)玫瑰金橘飲

【組成】玫瑰花10克,金橘餅半隻。

【製法】將玫瑰花洗淨,晾幹,與切碎的金橘餅同入有蓋的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成。

【服法】月經前3天左右服用,當茶頻頻飲用。可衝3-5次,當日服完。

【功用】疏肝理氣,解鬱調經。

【調治】月經先後無定期,屬肝鬱證,月經量可多可少。

(4)荔枝冰糖飲

【組成】荔枝肉30克,冰糖適量。

【製法】將荔枝肉洗淨,切成小塊,放入盅中,加水適量。放入適量的冰糖,隔水蒸30分鍾即成。

【服法】當茶頻頻飲用,當日服完。

【功用】疏肝理氣,解鬱調經。

【調治】月經先後無定期,屬肝鬱證,月經量可多可少,伴小腹脹痛。

(5)蘿卜粥

【組成】蘿卜20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蘿卜洗淨切細絲,備用。將粳米淘淨,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小火慢熬成粥。加入蘿卜絲,再煮10分鍾。調入白糖後月艮用。

【服法】每日2次。3-5天為一療程。

【功用】疏肝理氣,解鬱調經。

【調治】月經先後無定期,屬肝鬱證,月經量可多可少,食欲不振。

(6)香櫞橘皮粥

【組成】香櫞10克,橘皮15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香櫞、橘皮切薄片,冷水泡30分鍾,入沙鍋煮沸,改用小火煎成濃縮液,取汁。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液,去渣。兩次煎液合並,分成2份,每日早晚同粳米煮成稀粥,入白糖後服用。

【服法】每日2次。3-5天為一療程。

【功用】疏肝理氣,解鬱調經。

【調治】月經先後無定期,屬肝鬱證,月經量可多可少,胸脅乳痛。

(7)玫瑰佛手粥

【組成】玫瑰花15克,佛手15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佛手切薄片,冷水泡30分鍾,入沙鍋煮沸,改用小,汁。水如法二2份。每日早晚同玫瑰花、粳米煮成稀粥,入白糖後服用。

【服法】每日2次。3-5天為一療程。

【功用】疏肝理氣,解鬱調經。

【調治】月經先後無定期,屬肝鬱證,月經量可多可少,胸脅乳房脹痛。

(8)歸附酒

【組成】當歸10克,香附15克,黃酒250毫升。

【製法】將當歸、香附洗淨,切成薄片,浸泡於黃酒中,一周後即可。

【服法】月經來潮前3天,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毫升。

【功用】疏肝理氣,解鬱調經。

【調治】月經先後無定期,屬肝鬱證,月經量可多可少,胸脅乳房脹痛。

(9)佛手酒

【組成】佛手30克,黃酒250毫升。

【製法】將佛手洗淨,切成薄片,浸泡於黃酒中,一周後即可。

【服法】月經來潮前3天,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毫升。

【功用】疏肝理氣,解鬱調經。

【調治】月經先後無定期,屬肝鬱證,月經量可多可少,情誌不。

第1海葬帶下病

健康女子在月經初潮後開始有較明顯的帶下分泌,其量不多,不致外滲,無色透明,黏而不稠,無特殊氣味。每逢月經前、經間期和妊娠早期則稍有增加,絕經後減少。生理性帶下對陰道和陰戶起到濡潤和充養的作用,並能抵抗外邪的入侵。

帶下病是指帶下量明顯±曾多,色質、氣味發生異常,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狀。當外邪直中陰部,或侵襲胞宮、胞絡,往往出現帶下的異常。

帶下異常多見於某些婦科疾病,如慢性宮頸炎、滴蟲性陰道炎、陰道或子宮的惡性腫瘤等。

中醫認為,帶下病發生的病因病機主要是髒腑功能失常,濕從內生;或下陰直接感染濕毒蟲邪,致使濕邪損傷任帶,任脈不固,帶脈失約,發為帶下病。帶下病的辨證有虛實之分。臨床以實證較多,尤其以合並陰癢者更為多見。一般帶下量多、色白,質清無臭者,屬虛;帶下量多,色、質異常有臭者,屬實。帶下病的治療以祛濕為主。脾虛者,健脾益氣,升陽除濕;腎虛者,補腎固澀,佐以健脾除濕;濕熱者,清熱利濕;濕毒者,清熱解毒利濕;感蟲陰癢蝕爛者,必須配合陰道衝洗禾納藥等外治法。

預防本病,平時應注意避免下腹受寒,忌食生冷寒涼食品,保持陰部清潔衛生,定期進行婦科保健檢查。

脾氣虛

帶下量多,色白或淡黃,質稀薄,無臭,綿綿不斷。神疲倦怠,納少便溏,兩足浮中,麵色咣白。舌質淡,苔白膩,脈緩弱。治療原則是健脾益氣除濕。

(1)山藥?立梗米粥

【組成】淮山藥50克,扁豆3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