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層我要說武則天對他的利用,這一層看似最為淺顯,實則隱藏得最深,有許多細節是很難發現的。書中寫明那些我就不重複了,我隻說狄仁傑沒有發現的那些細節。前麵我說過了李元芳就是武則天間接安插在狄仁傑身邊的,而狄仁傑裝瞎的絕密事也是由李元芳之口流出後傳到武則天耳中的。但按照狄仁傑聽到此事時笑容一僵的反應來看,他對此事一無所知,他還以為自己裝瞎自保的事情做得神鬼不知呢。緊接著武則天劍斬柱頭的舉動,怎麼看都像是在收買人心呢!而原本還存在狐疑的狄仁傑,正是被這一劍收買了,其實當時他連武則天叫他回來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都不知道呢。上官靜兒在施展美人計時已經明確說明是天後的命令了,雖說當時狄仁傑沒有中計,可是後來呢,他還是中了吧,而且中得心甘情願,死去活來。
不管他們之間的感情真到什麼程度,至少武則天的計策是成功了。而狄仁傑始終認為武則天此舉是利用上官靜兒監視他,完全沒有作風方麵的警覺性。後來,狄仁傑離開破廟直接去了皇宮,此時武則天正坐在大殿盡頭的王位上,滿麵肅穆,不怒而威,居高臨下地望著走過來的狄仁傑,她就是在等他。她怎麼能不知道狄仁傑此來何意!她跟他說那麼多,其實最終目的就是借刀殺人,借狄仁傑的刀殺假扮國師的上官靜兒。剛開始她還在故作憤怒,可轉瞬就同意了狄仁傑的請求,她說狄仁傑會後悔的實際上是在點他,可惜狄仁傑根本沒領會到,居然說“絕不後悔”。後來怎麼樣?不後悔才怪!此一招下來,狄仁傑就照比武則天差了不止一個檔次。而最終的那些推理斷案,用狄仁傑的話說,他隻不過是被推著將這盤勝負早已分明的殘局走完就是了。我本不想把狄仁傑說得一無是處,可又忍不住一吐為快,既然都了這一步,我就索性把最後的一層也說了吧。
這最後一層裏沒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有的隻是傷感和無奈。你也許猜到了,我要說的就是狄仁傑在處理上官靜兒問題上的愚蠢至極。他將上官靜兒父親的真相告訴她,表麵上是為她好,讓她疏遠武則天,以免受到傷害。可實際上卻直接並且沉重地傷害了她,她心底維係了多少年的親情替代品就這樣被狄仁傑擊碎了。盡管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狄仁傑,他卻全然不知,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她。可以說,上官靜兒就是被狄仁傑逼死的,他將她逼進了情與愛的死角,她隻能選擇死,無路可走。
我就想不明白,愛情真的就把一個神探打成白癡了嗎?在鬼城,在破廟,上官靜兒那麼強烈而堅定地支持國師和天後,他狄仁傑就不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如果說天後對她恩重如山,她偏袒天後無可厚非,那國師是怎麼回事?她何必如此言語激烈地為他開脫?她與他之間的關係已經不言而喻了,狄仁傑居然沒考慮到這一點。再說上官靜兒臨死前,她為什麼會停下對吐血的狄仁傑的攻擊?她為什麼那麼關係他的生死?如果這些還不足以說明什麼的話,當她說那句“你這麼做值得嗎?”時,狄仁傑不是已經想到上官靜兒了嗎?他怎麼就沒想到一個臭老道會說這樣的話嗎?既然他已經對國師肉身接那一鐧的言行感到不可思議了,他為什麼那麼不負責任地放棄了深思的過程,而是簡單地得出了那樣一個結論——真是一個妖道!太可笑了,真是一個笑話!最終上官靜兒奄奄一息了,你終於後知後覺了,終於承認自己笨了,終於淚流滿麵了,為時晚矣!你叫我怎麼能忍得住不罵你:你這個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