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或者不成,都需要了斷。
因此在3月21日的時候,這天是周五,戴蒙對貝爾斯登的律師說:如果貝爾斯登再不做出讓步,那麼摩根大通將不能保證提供維持其運營的資金。
這是釜底抽薪,也是撒手鐧。
貝爾斯登的股東必須表明態度。
皮球踢到了施瓦茨這一邊。
施瓦茨反複考量著摩根大通與貝爾斯登簽訂的擔保協議。
這的確是戴蒙和摩根大通留給貝爾斯登的漏洞。
這個協議的條款可以被理解成:如果貝爾斯登的股東始終反對交易,那麼交易將不會被批準,而貝爾斯登卻在一年的時間裏免費使用摩根大通的信用資本。也就是說,即使戴蒙沒有收購貝爾斯登,他也必須付出一年的擔保代價。
這顯然不是戴蒙的真實意思。
但這個協議偏偏就能這麼理解。說是歧義也好,說是投機也罷,但這的確是倉促留下的禍根。
前麵已經說過,失誤是倉促的孿生兄弟。
戴蒙為這個漏洞感到不安。這是他狠下心督促施瓦茨的原因。
施瓦茨將他對這個漏洞的理解與貝爾斯登的股東們進行分享。這讓他贏得了尊敬,大家都覺得施瓦茨在關鍵的時候為股東們找到一個有力的武器。
我們太愛你了,施瓦茨。
股東們的心理底價是以兩位數的價格成交。他們不是在玩數字遊戲,他們壓根就不會去期望達到最高的兩位數,那是99,他們的希望僅僅是兩位數。
哪怕是最小的兩位數。
施瓦茨在3月22日上午打電話給戴蒙,準確轉述了股東們的意思。甚至還和戴蒙開玩笑說:你要報出9.99元這樣的價格。戴蒙沒有心情和他開玩笑。
其實對戴蒙來說,每股10元的價格也不是什麼天價。貝爾斯登總部的股價始終都在10億美元之上,當初每股兩美元的報價所預計花費的成本僅僅匹配上這個總部的價格。但戴蒙不想輕易讓步。畢竟貝爾斯登有著不可預知的潛在風險。買東西的人都希望成本低一些。
他沒有想到施瓦茨會利用財政部和美聯儲來對摩根大通施加壓力。
在施瓦茨向戴蒙提出漲價之後,當天下午和晚上都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這讓他們很不安,也很不爽。他們決定狠下一條心向美聯儲打電話。這是一種心理博弈。
我們在準備破產申請。施瓦茨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說。
美聯儲和財政部對這個消息不敢怠慢。這是他們最擔心的事情,貝爾斯登身上纏繞著幾萬億的業務關係,他們不知道一旦允許貝爾斯登破產,這會對美國金融造成多大的影響。
這不是總統布什所願意看到的。在摩根大通與貝爾斯登達成收購協議後,布什不僅誇讚過戴蒙,而且還誇讚過伯南克和鮑爾森。今年是布什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他肯定不希望帶著危機的陰影離開。他肯定希望,無論是財政部還是美聯儲,都為維持華爾街的穩定而努力。要讓世界所有的人都能一如既往地感受到美國經濟不僅沒問題,而且還處在巔峰。
伯南克和鮑爾森絕不能允許破產這件事情的發生。
既然施瓦茨這一方態度堅決,那麼鮑爾森和伯南克隻好去做戴蒙的工作。
這是一種蹺蹺板遊戲,當一方重量增加的時候,就必須給另外一方施壓。
鮑爾森親自給戴蒙打電話:我希望你的價格高一些。鮑爾森似乎也不同意提價。
戴蒙答應他。在第二天開市之前,也就是3月24日,摩根大通拋出了他們的報價:將報價從每股兩美元提高到10美元。這個報價滿足了貝爾斯登股東的期望。收購終於完成。
僅僅是利用一項條款的歧義,就使收益翻了5倍,施瓦茨感受到了勝利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