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3 / 3)

鼓勵孩子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父母應當鼓勵孩子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隻要孩子的建議有可行,就盡可能地按照孩子的提議解決問題。說,和一個10歲的孩子討論為了看電視而熬夜,究竟該熬到多晚。如果孩子說淩晨一點,你們就可以斷然說:“我們明白你想熬那麼晚,但是,如果你真熬那麼晚,第二天你就無法按時上學。因此,我們認為你最遲應該在九點半或九點三刻上床睡覺。”這個辦法既給孩子限定了範圍,又給孩子留出了選擇餘地。一般來說,隻要父母給孩子留有餘地,孩子還是願意做出讓步的。

讓孩子參加家庭會議

不定期地舉行家庭會議能讓家長有機會在孩子麵前展現自己解決問題的技能,讓孩子學習。家庭會議的時間最好一周左右一次。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對孩子,讓大家都感到參加家庭會議是必需。家庭會議一般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內容可以是家庭和家庭成員之中遇到的問題、孩子遇到某些困惑、一個電視或電影節目、某種社會現象。

開家庭會議還要掌握幾個要點:事先有所準備,確定會議的內容;準時開始和結束;別人說話時不要打斷;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並充分發表見解,但不要強迫;不要批評別人的觀點和感情;對不正確的觀點,一定要充分以理服人。通過家庭會議,家長可以在孩子麵前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技巧,從而在家庭中營造解決問題的氣氛。

訓練方案

方案一:抓小魚

目的:鍛煉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

方法:準備一個大盆,放入一些塑料小魚、小蝦、小球或小活魚,小桶、瓶若幹,字卡“魚”。

(1)寶寶會由著自己的興趣去玩,有的寶寶會把水麵漂浮的塑料小魚、小蝦、小球等撿起來,膽子大一點兒的寶寶會試著去碰碰魚,媽媽注意引導寶寶觀察盆裏的東西。

(2)抓起一條魚,用興奮的情緒感染寶寶,鼓勵寶寶去像媽媽一樣摸抓一抓、摸一摸水裏的小魚,引導寶寶把撿起來的東西放到小桶裏。

方案二:故事接龍

目的:培養孩子積極看待問題的能力

方法:一家人在一起接龍講故事。媽媽先以一個不太好的情景開始講,比如:“有一天,米老鼠心情特別不好,因為外麵天氣很熱,它不能去遊樂場玩。”然後讓孩子繼續,講一個事情往好的方麵轉變的情景,比如:“雖然不適合去遊樂場,但是米老鼠覺得可以去遊泳啊!它已經很久沒有和唐老鴨一起去遊泳了!”然後,下一個人再繼續講一個不太好的情景,再由另一個人把故事引向積極的方向……經常玩這樣的遊戲,可以讓孩子從小學會積極地看待事物!

方案三:廢物大利用

目的:讓孩子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

方法:找一些家裏日常用的東西,比如拖鞋、塑料袋、垃圾桶、畫筆、繩子、空瓶子……等等。拿出器重一樣,讓孩子盡可能多地說出這樣東西都可以用來幹什麼,如果孩子答不上來,家長可以給予一定的啟發。比如,垃圾桶可以把它叩過來“當成板凳坐”,還可以把東西“藏在裏麵”,還可以“用來盛水”,還可以翻過來“當鼓敲”。然後,讓孩子為每一樣東西想出盡可能多的可能的用途,有些可以實踐的,就讓他親自試一試。如果你也有新鮮的建議,一定也要參與進來。

方案四:大掃除

目的:培養孩子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方法:勞動是最能體現的問題解決能力的途徑之一,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進行一次大掃除。由於寶寶的能力有限,為了不讓他幹得太盲目和太累,因此,在有了計劃後,全家人還應該一起開個策劃會,一家人先分清每個人的工作範圍和職責,在討論中盡量各抒己見和相互支持,對將要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出預測,使孩子對完成所選擇的任務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接著,讓大家各自挑選了必須的工具,和寶寶一起享受勞動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