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
和寶寶一起看動畫片,試著跟他討論事情的演變,培養他獨立思考與找出合理邏輯的能力。在生活中不要直接告訴寶寶解決問題的方法,多問問題或反問寶寶所提的問題,如“你想下一步會怎樣?”“你會怎麼解決這個難題?”讓寶寶有機會自己思考解決方法。
訓練方案:
方案一:認識錢幣
目的:教給孩子簡單的數字概念
方法:
1、先準備1角、5角、1元不同的硬幣。
2、教寶寶排列形狀,由小排到大或大到小。
3、並教他認識上麵的數字。
4、告訴他數字越大代表越有份量,可以買比較多或貴的東西。
“錢”對寶寶來說,剛開始可能隻是能用來買東西的工具,爸媽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經驗,慢慢讓寶寶了解錢不是憑空而來的,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年齡再大之後,可以進一步教導他試著學會存錢以及愛惜物品的觀念。
方案二:跳蚤市場
目的:讓孩子建立數學常識
方法:
1、爸媽先準備一些要賣的物品,例如書本、玩具、文具等。
2、然後準備一些零錢給寶寶。
3、由爸爸媽媽來扮演老板,寶寶演客人,請寶寶來買東西。
4、由於寶寶金錢概念不清,家長不要定太複雜的價格,可以把每個東西都定一樣的價格,例如全部定價1角或1元。通過買賣可讓寶寶建立買東西要使用錢的常識,也讓他知道錢用完了就不能再買東西,同時,建立簡單的物品價值觀念。
方案三:塗顏色,畫格子
目的:讓孩子清楚倍數的概念,認識顏色
方法:給孩子一張紙,上麵由1寫到100,每一行寫10個數字,然後要求他們在每隔一個數字的格子上填上顏色,這會給他們“2的倍數”的視覺圖案;接著再給他另一張,要求他們每隔兩格畫一個格子,標出3的倍數……以此類推。每一張圖會形成不同的圖形,這不但可讓孩子更清楚倍數的概念,也使他易於形成乘法的觀念,並且有助於記憶。
這種遊戲不僅可以讓孩子認識不同的顏色,也可以讓他透過視覺來鍛煉空間感,還能幫助孩子提前記憶乘法表;遊戲中,如果發現孩子無法分辨顏色的不同,則可能要注意孩子是否有色盲的情況。
方案四:玩遊戲,學乘法
目的:培養孩子的數學推理能力
方法:用一些糖果、彈珠、彩筆、小石頭等物品,讓孩子自己排成兩個、3個或4個……一組,在遊戲中發現乘法規則。例如,3堆小石子,每堆有4個,你可以問孩子總共有幾顆小石子?如果孩子正確答出有12顆,你可以再問問孩子如何知道答案;如果孩子答錯了,你可以改用較少的數量,再引導孩子作推算。這種鍛煉,最能夠了解孩子的數學邏輯智能程度,但不須要求孩子的運算一定要正確,培養孩子的推理能力才是重點。
方案五:聽兒歌,學數學
目的:讓孩子很快學會乘法表,提高數學邏輯智能
方法:選一首節拍自然而規律的兒歌,讓孩子照著旋律唱九九表。如果找不到適合的兒歌,父母打拍子代替亦可,父母應視孩子的學習狀況調整節奏的快慢;還可以每隔一個數字、兩個數字,故意大聲或故意小聲,讓孩子透過聲音的變化,來感受倍數的不同及概念。
通過兒歌或者節拍能夠很快讓孩子背下九九乘法,除此之外,這種方法還可以訓練孩子的節奏感及樂感,對音樂智能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在孩子背下九九表之後,你也可以請孩子自行選擇歌曲,試試不同的節拍來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