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課堂
人人都有記憶,但是善於利用它的則極少。一個人隻要掌握了記憶技巧,善用記憶,記憶力就自然會得到驚人的提高。
興趣愛好是提高記憶力的前提條件
當一個孩子對某種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好時,他就會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注意力高度集中,把全部精神都傾注在學習上麵,加強了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的活動,造成大腦的興奮中心,就能將各種知識信息不斷地傳遞給大腦的神經中樞,從而留下較深的記憶。因此,要提高記憶力,首先應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愛好。
理解與複習是提高記憶力的金鑰匙。
高效記憶有兩個條件:一是在頭腦中建立聯係或聯想,達到理解。理解的東西才能很好地記住,因為理解的實質是建立起各知識點的廣泛聯係。這樣,在記憶時就可以“順藤摸瓜”,由此及彼,記憶效果當然比單純重複要好。二是這種聯係要加強,加強聯係靠複習。經常複習就能記得牢。一次記憶的內容,如果完全不複習,頭腦裏幾乎不會留下任何記憶的痕跡。理解與複習結合起來,就會增強記憶力。
適時休息是提高記憶力的潤滑劑。
心理學家研究揭示:人們在記憶新的事物時,每記憶三十分鍾後中間休息五分鍾,其效果遠遠超過長時間的連續記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和大腦皮層的活動有關。大腦皮層相應的區域主管著人們的聽、說、讀、寫各種學習活動,當人們進行這些活動時,在大腦皮層相應的區域就有相應的興奮點。如果興奮點長時間在“某一區域”,就會使該“區域”產生疲勞,從而導致注意力分散,反應能力降低,思維遲純,記憶減退。及時休息就會使大腦皮層原來興奮著勞碌工作的相應部位得以平靜,消除疲勞。因此,家長有必要讓孩子學會張弛有道地進行記憶。
科學的記憶方法是提高記憶力的促進劑。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擋才能的發揮。教給孩子科學的記憶法,能夠讓孩子以最少的時間和最少的精力,以最快的速度達到學習目的,完成學習任務。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因人而異,前文有所提及,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訓練方案
第一步:讓孩子建立起明確的記憶目標。
由於記憶具有意識性、指向性,因此,要提高記憶的效率必須目的明確。無論孩子是要記憶一個單詞、一個概念、一個定理、一個公式還是一篇詩文,都要先給自己定個目的,以“必須記住”為目標來要求自己。不能記不記兩可,記得住記不住沒關係。無所謂的態度、應付差事的態度是不利於記憶的。
第二步:提高孩子記憶的自信心。
有點孩子在記東西之前會有畏難情緒,總擔心記不住,對自己沒有有信心。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了抵禦記憶力的因素,而這種抵禦記憶的因素則會造成孩子精神不集中,記憶效率低。人和人的腦力差別並不大,在同樣的條件下,充滿自信的人記憶快、記得多。因此,家長必須鼓勵孩子的在記憶方麵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孩子就會精神集中,頭腦敏銳,記憶效果也會明顯提高很多。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第三步:教育孩子注意理解、及時複習。
理解了的東西更容易記住,在訓練孩子記憶力的過程中,除了那些必須死記的材料,如地名、人名、年代等之外,凡有具體含義的材料,家長都應當給孩子解釋一番,讓孩子先理解再記憶。另外,人的遺忘是有規律的,最初忘得快,隨時間推移而減慢。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複習意識,告訴孩子記憶之後要及時反複複習,最大限度減少遺忘。
第四步:指導孩子注意用腦的藝術。
雖然說腦子是越用越靈的,但不科學的用腦會照成記憶力衰退等負麵作用。家長要培養孩子勞逸結合的意識,不開“早車”、“夜車”,保證睡眠。在學習過程中,合理安排休息。不同的功課,可以采取交替學習的方法,養成講求效率的好習慣。
第五步:用單側體操增強記憶力。
人的記憶需要左右腦協調配合,現在孩子的學習,使用左腦比較多,右腦用得比較少,其實相當不科學。家長應當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孩子右腦的活力。提高右腦的活力,可以做教左單側體操,讓孩子有意識增加左手、左腿、左腳的運動機會,刺激右腦,讓右腦得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