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慕名而來,投師費米

李政道矢誌不渝地投師費米,與他在西南聯大讀書時,特別是在與吳大猷先生密切接觸時培養起來的愛憎、興趣和對科學研究風格的欣賞有極大關係。在學習研究中,在聽老師對當代科學家的介紹和評價中,他特別欣賞和偏愛愛因斯坦、費米、狄拉克等人的水平和研究風格。這種風格是由科學家本人的愛憎,再加上他的能力、脾氣、機遇等眾多因素塑造而成的。這種風格一旦形成,又反過來決定了科學家在事業上的成敗與貢獻。愛因斯坦、費米、狄拉克等都是20世紀的大科學家,世界聞名。他們三人的風格不盡相同,但有其共同之處,這就是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並且都喜歡單刀直入,一針見血。他們還都能把自己所發現的事物的本質通過深入淺出的辦法——用數學的方式表現出來。後來,李政道和愛因斯坦來往也比較多,還曾在愛因斯坦的研究所工作,得到愛因斯坦的賞識。但李政道認為愛因斯坦年事已高,已經退休,因而他極力追隨費米先生。當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學讀博士研究生的時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第二年,是美國各大學已正式恢複學術研究和大學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時候。有了這樣的安定環境,被戰爭貽誤了學業的學生們大批大批地回到校園,回到書桌前,回到實驗室。芝加哥大學物理係此時的研究生數量很多,其中許多人是慕費米先生之名而來的,李政道也是其中的一名。費米先生不辜負學生們的厚望,他盡職盡責地把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方法無私地奉獻給了學生和科學事業。由於費米的辛勤努力,使芝加哥大學培養出了一大批科學人才。費米在物理理論與物理實驗方麵,都是原子核物理的領導者,他193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學直接接觸費米之後,進一步深化了他在西南聯大時對費米先生所作的判斷。他通過耳濡目染,領略了費米教授善於抓住物理現象看本質的風格。費米教授講起課來,總是那麼明白易懂,推理是那麼簡潔明快,解決問題總是那樣單刀直入、擊中要害。這除了他精心準備、反複推敲外,主要在於他的風格是簡潔明快的,不是形式化的,也不是繁瑣式的。費米教授曾開玩笑說:“把複雜的形式主義留給那些‘主教們’去搞吧!”

李政道欣賞費米先生的學者風采和物理思想及他的教學方法。當然,李政道也以他的才能、東方人特有的勤奮與踏實肯幹的作風,得到了費米教授的賞識。費米和李政道之間建立了親密的師生關係。費米先生190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羅馬,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羅馬當時不僅是意大利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歐洲的文化中心。基督教教皇宮廷就在羅馬。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是人們向往的曆史文化名城。正是在這樣一個世界聞名的城市裏,費米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他17歲考入位於比薩的皇家高等師範學院,21歲時就因聰明和學習努力取得了博士學位,此後不久,費米幸運地遇見了一位對他的一生起了非常重大作用的人。這個人就是羅馬大學理學院院長柯比諾教授。當時柯比諾教授正雄心勃勃,決心要振興意大利的物理學。費米和柯比諾相識後,柯比諾教授很欣賞費米,柯比諾教授清楚地意識到他振興意大利物理學的宏願現在有可能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