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成品鞋出口檢驗指導(2 / 2)

由於原標準中規定的各類鞋的抽樣方法和要求相差不大。為了避免各類標準重複規定抽樣方法和判定準則,減少標準的篇幅,《鞋類檢驗規程》采用了將各原標準中抽樣方法與判定準則分離出來,獨立形成抽樣規程方式,有效提高了標準的實用性。

6.引用標準較為全麵

《鞋類檢驗規程》為了能更好地體現當今國內外鞋類產品的相關要求,編寫過程中收集了上百種國內外鞋類產品標準,並進行科學評價和分析,最終近80多個國內外標準被引用, 從而提高了《鞋類檢驗規程》的整體水平。同時列出了包括特殊用途的鞋,並明確檢驗標準和要求,物理機械安全性能檢驗項目。

三、出口皮鞋質量檢驗項目

1.外觀質量檢驗抽樣條件

貨物數量應與申報資料相符。外包裝應幹燥清潔,牢固完好,標識正確清晰。

2.外觀質量檢驗方法

對抽取的每件包裝逐一進行配色配碼檢查。皮鞋外觀質量按GB/T 3903.5—1995規定進行檢驗。

皮鞋外觀質量檢驗項目有11大項。其中60類不合格,近百個不合格名稱,分為A、B、C三類不合格。

3.外觀質量不合格統計

一雙鞋中有一隻不合格的,按一雙不合格統計。一雙鞋有一項或一項以上不合格的,以其中最嚴重的一項不合格進行統計。包裝件中配色不合格數量以將該包裝箱調為正確配置所應調換的最少雙數統計。

4.皮鞋檢驗常見缺陷(疵點)解釋

(1)底歪外底粘貼不正。

(2)斷底外底折裂。

(3)斷線鞋幫部件的縫紉線斷裂。

(4)跳線縫紉針腳出現間斷。

(5)鞋裏布破鞋裏布有破洞。

(6)標識不正標識為按規定部位貼正造成歪斜。

(7)鞋眼不齊鞋幫上鞋眼衝錯位。

(8)色差同一雙膠鞋中鞋幫或鞋的各部件的顏色深淺不一。

(9)褶子鞋幫的局部有打襇起褶現象。

(10)鬆麵檢驗時將革麵(粒麵)向內彎曲90°,粒麵上出現較大皺紋,放幹後皺紋的不消失叫鬆麵。

(11)重皺嚴重的鬆麵現象。

(12)裂麵革麵經彎曲、拉伸或折疊時,鞋麵上出現的裂紋叫裂麵。

(13)油霜革麵上形成的白色粉狀油脂滲出叫油霜。

(14)鹽霜粒麵上出現的一層灰白色霜狀物。

(15)裂漿塗層裂開叫裂漿,也叫裂紋。

5.世界各國鞋類測試標準組織

世界各國鞋類測試標準組織。

思考題

1.《鞋類檢驗規程》中對常規物理性能進行了規定,其作用是什麼?

2.出口鞋要執行哪些國家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