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耐磨性能試驗與儀器保養(2 / 2)

(5)將吸塵器的吸塵管接到機器左側的接頭上,並將吸塵器的電源插頭插入機器後方的插座上,啟動吸塵器。

(6)更換後的砂紙太粗,必須用金屬圓塊在不加荷重情況下來研磨一兩次砂紙。滾筒必須保持無灰塵、幹淨,更換舊砂紙時,需將滾筒上的雙麵膠清除幹淨,研磨後的砂紙清潔幹淨。粘貼砂紙時,請在砂紙粘貼麵的兩端接頭用細砂紙輕輕打磨。

(7)一套新的橡膠基砂輪必須重新修複表麵兩次,共計打磨50次,每50次更換一張砂紙。兩次修麵之後,砂輪的顏色應均勻,如果沒有達到此效果,應更換新的一張砂紙進行第三次打磨。砂紙在測試試驗台上平整,不能有皺褶現象。在未加砝碼情況下預磨砂輪。

(8)將整個托架向上托起至起始點,以逆時針方向鬆開螺母,這時夾頭會變大,將標準膠置於夾頭內,標準膠可以是上一次使用過的,隻要它的厚度或標準膠粘在橡膠材料上的總厚度大於6mm即可,按住試樣同時再以順時針方向鎖緊螺母。

(9)將2mm金屬厚度塊置於已裝置好標準膠上,調整螺栓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使標準膠與金屬厚度塊平行,使得標準膠露出夾頭(2±0.02)mm。再把整個托架移動到起始點位置,並置於導杆滑輪。將2.5N和5.0N砝碼置於負荷座上。

(10)故障排除。

二、鞋底耐磨試驗

1.適用範圍

本試驗適用於成鞋鞋底和成型底(片)耐磨性能的測試方法。

2.使用儀器

台式鑽床、電子天平。

3.試驗取樣

用台式鑽床取圓柱形試驗片料,試樣規格為直徑(16±0.2)mm,厚度為16~14mm。

4.試驗步驟

(1)測試標準膠A.將標準試片置於夾具內鎖緊,將試片座上搬,滑至起始位置,啟動測試電源,開始測試。第一次為初磨,磨去橡膠上的光滑膜,取下試片,去掉表麵殘留的膠粒,用天平稱重(m1),精確到0.1mg。記錄,再將原試片依磨耗的弧度置入夾具內;B.開始測試(試片的固定位置需與前次初磨時一致),在規定磨耗試驗時間完成時停止動作,取下試片第2次稱重(m2),精確到0.1mg,砂紙接頭之間的空隙應不超過2mm。

(2)測試試片樣品按測試標準膠的步驟量取試片磨耗後之差。

5.結果判斷

以損失量(mg)為判斷標準。

三、鞋帶耐磨試驗

1.適用範圍

適用於棉、麻及化纖等各種材料的紡織鞋帶進行耐磨性能的試驗。

2.使用儀器

耐磨儀是由裝有夾持器的活動台和對應的帶有滑輪的固定夾持器組成。往複頻率為(60±3)次/min;每對夾持器間最大距離為345mm,最小距離為310mm[活動台的往複行程為(35±2)mm];每個夾持器的兩個固定點間的距離為13~30mm。

3.試驗取樣

試樣數量不少於12副即24根鞋帶。每根鞋帶的長度不低於400mm。對於40~400mm長度的試樣,可采用兩端接長的方式,隻要保證試驗時試樣受磨即可。

4.試驗步驟

將一根試樣的兩端固定在活動夾持器上;另一根試樣的一端係掛重錘,通過滑輪穿過固定在活動夾持器上的試樣,使兩根相互交叉勾住,另一端固定夾持器上。調節夾持器使交叉距固定夾持器150~200mm。夾持試樣時,應注意保持試樣的自然狀態,不得扭曲。調節計數器至規定次數,啟動開關。

5.試驗結果

如果試樣在預置次數前已磨斷,儀器則自停,計數器同時停止計算。試驗結果用磨斷次數表示。如果試樣在達到預置次數時未斷,儀器則自停。試驗結果則用規定次數表示。

思考題

1.進行耐磨試驗,並分析測試數據。

2.學習掌握試驗機使用和保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