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耐磨性能試驗與儀器保養(1 / 2)

耐磨試驗機應用於鞋麵、鞋底材料性能的測試,它的原理是以回轉試樣頂著一對磨耗輪,並加以規定的負荷,試樣旋轉時帶動磨耗輪,以磨耗試樣。

一、鞋麵材料耐磨試驗

(一)鞋麵材料耐磨檢測方法

1.適用範圍

適用於鞋麵材料耐磨性能的測試。

2.試驗儀器

試驗儀器耐磨試驗機要符合以下條件,磨輪為(20±0.1)mm×(4±0.1)mm的T12鋼磨輪,具有72個齒,齒角為(90±5)°,齒尖寬度為(0.2±0.05)mm,齒尖粗糙度合計Ra=3.2μm,硬度HRC≥55,同軸度為0.03mm;磨輪轉速在100~300r/min範圍內可調;磨輪順時針方向旋轉,運轉平穩,徑向跳動不大於0.05mm;磨輪和試樣間的負荷在19.6N以內可調;磨輪需每年檢驗一次;試驗時間自動控製,準確度為0.1min;天平量程2000g,準確度5g;分度為0.02mm的遊標卡尺。

3.試驗取樣

成鞋或平整試片(厚度≥6mm)均可作為試樣;每組試樣不得少於四隻鞋或四片試樣。試樣預處理:去除影響試驗結果的試樣表層,要求試樣表麵平整,試樣在試驗室放置4h以上。裁取測試樣品適當部位2~3片(外徑108mm,內徑8mm的圓)。

4.試驗步驟

將試驗機各部位調節正常,磨輪空運轉20min;試樣緊固在試驗機天平左端,調節磨輪位置使其對準試樣(麵積足夠進行磨耗的)平整處。磨耗位置必須在試樣座支柱左上方;將天平兩端調平衡(指針指零)。然後在天平右端按試驗條件要求的負荷值加砝碼(如負荷4.9N應加500g砝碼),這時試樣和磨輪間的接觸負荷即為規定值;調節磨輪高度位置,使天平指針指向零,然後旋緊磨輪軸的緊固手柄;將時間選擇開關調到需要值;開機,調磨輪轉速到規定值,同時將時間顯示清零,試驗正式開始;試驗機按規定時間自動停車後,以卡尺測量磨痕兩邊的長度;試驗過程中如發現欠硫試樣,即刻停止試驗。將汙染的磨輪用有機溶劑洗淨。

磨耗前質量的測定;將裁好的試片固定於測試盤上;選擇荷重砝碼在左右配重軸上,配重砝碼的質量需相同(1000g砝碼、500g砝碼);選擇磨耗砂輪:H22;磨耗次數設定(轉速為70r/min);啟動開關(試片無法固定時,可用硬紙板貼合);磨耗前質量-磨耗後質量=磨耗損失值。

5.試驗結果

以磨痕長度(mm)數表示試驗結果,有效數字至小數點後一位;每隻試樣至少測兩處,取兩處四個數據的算術平均值。如果磨痕為梯形,長邊不得大於短邊的10%;每一試驗數據對平均值的最大允許偏差為±10%。如有超過者需重新試驗;每隻試樣的試驗結果分別表示。

結果判定:磨耗損失量為mg或外觀磨損現象判定(試樣破損程度或試樣破損程度的測試次數)。

6.試驗報告

注明按照本標準進行試驗;試樣編號、名稱、規格、牌號、生產廠或送檢單位以及磨耗部位;試樣預處理與否及其條件;試驗負荷、磨輪轉速、磨耗時間、試驗室溫度;試驗結果;試驗人員及日期。

(二)耐磨耗試驗機使用與保養

(1)取下壓緊螺帽及墊片,用扳手將固定環螺絲旋鬆,拿起固定環。將砂紙中心孔置於螺杆的橡膠墊上,把墊片套上,用壓緊螺帽將砂紙固定。再將固定環套上,用扳手將固定環螺絲鎖緊,壓杆及吸塵杆放下。

(2)取下寬(473±1)mm、至少400mm但不能超過滾筒長的砂紙,平均厚度為(1.0±0.2)mm。取三條與滾筒長相等,厚不超過0.2mm,寬25~50mm的雙麵膠,貼在滾筒表麵上,且每塊雙麵膠要與滾筒軸心線平行,其中一條粘在砂紙的兩端接頭處。

(3)鬆開機台後座固定螺絲,移動吸塵杆底座上升或下降,調節吸塵口與砂紙試樣表麵上方0.8~1.6mm處放置吸嘴,吸塵力量應調整到能吸起磨損微粒,但不能吸起柔軟的試樣。

(4)固定砂紙時砂紙後麵的標示箭頭方向與測試運轉方向一致,一定要緊密地粘貼於滾筒上,砂紙前後兩端必須對齊,且兩短邊與滾輪軸心線平行。砂紙兩端粘接時間隔小於2mm,但不能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