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原材料檢驗要求(3 / 3)

(1)色澤顏色、光澤需符合客戶要求;檢驗要求:按確認樣;允許誤差:無明顯色差;檢驗方法:對比確認樣。

(2)外觀有皺質、氣泡、空洞、缺料、毛邊、傷痕為瑕疵品;檢驗要求:無異狀;允許誤差:輕微,不影響整體效果;檢驗方法:參考不良示範樣本。

(3)硬度前中後各測一點,取平均值;檢驗要求:52度;允許誤差:±2度;檢驗方法:針型硬度計測量。

3. EVA底檢驗要求

(1)色澤顏色、光澤需符合客戶要求;檢驗要求:按確認樣;允許誤差:無明顯色差;檢驗方法:對比確認樣。

(2)外觀有皺質、氣泡、空洞、缺料、毛邊、傷痕為瑕疵品;檢驗要求:無異狀;允許誤差:輕微,不影響整體效果;檢驗方法:參考不良示範樣本。

(3)硬度硬度需適當;檢驗要求:55度;允許誤差:±5度;檢驗方法:針型硬度計測量。

(4)長度需符合客戶要求,長度一致;檢驗要求:按客戶要求;允許誤差:±2mm;檢驗方法:對比客戶要求長度。

4.橡膠底檢驗要求

(1)色澤顏色、光澤需符合客戶要求;檢驗要求:按確認樣;允許誤差:無明顯色差;檢驗方法:對比確認樣。

(2)長度需符合客戶要求,長度一致;檢驗要求:按客戶要求;允許誤差:±2mm;檢驗方法:對比客戶要求長度。

(3)外觀有皺質、白點、未燒熟、色差、變形、傷痕為瑕疵品;檢驗要求:無異狀;允許誤差:輕微,不影響整體效果;檢驗方法:參考不良示範樣本,目測檢查。

(4)硬度前中後各測一點,取平均值;檢驗要求:65度;允許誤差:±2度;檢驗方法:針型硬度計測量。

(5)厚度按客戶要求,檢驗要求:最薄處不得小於2mm;允許誤差:>2mm以上;檢驗方法:用刀剪開,用鋼尺測量。

四、檢 驗 規 程

1.人造革和合成革料

(1)品管部在接收送貨單時(按單購買的材料上需注明單號、顏色、供應商名稱),首先核對調度部提供的下料單及采購部提供的色卡及指令單等相關資料。革料材質、外觀準確無誤後方可允許入庫,會簽廠家送貨單,若不合格的則開出退料單經品管部裁決後交由采購部處理,並填寫原材料確認記錄。

(2)品管部抽檢核對無誤後立即根據指令單或樣鞋的部件要求填寫送檢單到檢測室進行各項物理性能測試。內銷材料需每支取一塊樣品進行檢測,必要時每支材料需剪2塊頭尾兩端的材料。外貿革料則最少抽測總支數的10%進行測試。

(3)檢測室根據各種革料《企業品質標準》進行檢測。

(4)測試合格後品管部安排全檢員過碼全檢,全檢員過碼時應核對實際數量與下料單數量是否相符合,根據確認樣核對各種外觀質量,如是否有色差、汙染、花紋寬度等異常。數量相差超3%,立即通知采購部處理,未超過3%的可直接扣除,多出數量按實際情況計算(均需在材料上注明),並填寫原材料送檢及全檢記錄。

(5)合格品、不良品需標識清楚、放置固定區域。注:超纖寬度按140cm計算,其他革料按138cm計算。

2.複合材料

(1)網布需提前進行各項物理性能測試,合格後方可複合。如果有複合海綿、EVA等,厚度、硬度等物理性能應達到《企業品質標準》或實物標準。

材料不能脫層,黏性應達標,膠水不可透到表麵。寬幅度應達到要求,不得有絲及汙染現象,麵網需全檢並嚴格做好記錄,裏網任意抽檢一支如有異常再行決定檢驗數。

(2)富榮布、麗新布檢驗核對下料單所要求的厚度、克重及早期留底的確認樣,加強硬度、顏色、克重的確認(每支都需核對),如有過膠要檢驗黏度是否符合要求。隨機抽一支進行過碼全檢,並剪一塊送檢測室進行物理性能檢測。不達標的一律給予退貨處理。

3.天然皮革

(1)所有天然皮革進倉前,需經品管部核對色卡、指令單,確認材質及顏色合格後方可入庫。若倉庫品管確認不合格,需立即送品管部確認,品管部若確認不合格,則由品管部開出退料單後交由采購部。

(2)品管部確認合格後,立即到大貨中隨機抽取1張皮革按取樣標準取樣送檢測室進行全麵物理性能測試,同時需填寫送檢單並根據指令單情況注明需檢測特性。物理性能測試好後,檢驗員立即隨機抽天然皮革的2%~5%,經量革機測量實際麵積與皮上注明麵積是否相符合(誤差3%以內屬正常現象)。

(3)合格品及次品需標識、分別排放貨架。

(4)天然皮革檢驗檢查皮張大小。頭層皮:正常皮張12~25尺2(1尺2=0.11m2);頭層皮必須檢查皮張大小、厚度、顏色需一致,是否有烙印、鬆麵、紋路不一、破洞、刀傷、底部毛長等現象;二層皮:正常皮張8~12尺2,二層皮主要檢查:皮張大小、厚度、顏色需一致,皮質柔軟度,紋路的一致性等;其他皮類一律不可小於8尺2。反絨皮主要注意:麵筋、刀傷、絨毛長短、褪色、色差、皮張大小等。

檢驗員根據目測預計皮革的利用率(特殊情況需送技術部排版計算利用率)。頭層皮革利用率不可小於85%,其他各類皮革利用率不可小於90%。利用率不達標,皮張大小不達標需剔出異常現象要用銀筆標識(特殊情況立即報品管部處理)。皮料全檢記錄要清晰,合格品、次品數量要準確無誤。皮料下料單需注明下料皮張大小。

4.滴塑、塑料扣、鐵扣

(1)核對確認樣、指令單明細表及下料單,檢查顏色、規格、厚度。下料單需注明鐵扣規格:如大小、腳的長度等。

(2)材質不可龜裂、字體不可脫落、褪色、不可汙染等;注意分段情況:分號碼要明確清晰;核對進倉數量與實際數量是否相符且需做好檢驗記錄,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貨。滴塑需全檢,塑料扣、鐵扣不同規格隨機抽驗20雙以上,小批量異常情況達20%的立即開出原輔料退貨單經品管部簽字後退貨處理。

5.紙箱、紙盒、手提袋、鞋帶、麵襯等輔料

(1)入庫前嚴格核對確認樣、生產指令明細表及下料單對每個規格進行抽檢(有更改需相關部門發函更正)。核對規格顏色、各種印刷等,並做好輔料確認及檢驗記錄。

(2)確認及檢驗合格後隨機抽1個或1雙送檢測室進行物理性能檢測。

6.鞋底材料

(1)鞋底進倉前,品管部需核對采購部提供的配套確認樣(鞋底、氣墊、盒子、滴塑、高頻、飾片等)。所有確認樣采購部均需提前提供,如無正確確認樣,品管部可拒收材料。

(2)確認合格後可簽送貨單入庫檢驗。

(3)主要檢查內容規格(核對采購部提供之紙板)、顏色、厚薄、粘接強度及相關表麵品質,不達標者一律剔除。

(4)由品管部隨機抽1雙送檢測室進行物理性能檢測,檢測合格後方可入庫。

思考題

1.進料檢驗作業應注意哪些事項?

2.各類鞋麵材、底材和輔助材料及裝飾件質量要求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