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有多少種材料,是由產品具體情況決定的,但隻要確定是材料,就應掌握材料的特征,並嚴格區別與驗收,進行質量控製,以保證材料的質量。
一、材料的區分與特征
1.材料認識
認識不同材料的名稱;對色卡、規格、樣品鞋;看顏色和紋路;辨識材料性質、手感、密度;材料的測試(耐黃、老化、滲色、拉力等)。
2.材料區分
鞋用材料主要有天然皮革、人造革、合成革、補強材料、布料類、泡棉等。
(1)天然皮革與人工革的區分方法
手摸:即用手觸摸材料表麵,如有滑爽、柔軟、豐滿、彈性的感覺就是天然皮革;而一般人造革和合成革革麵發澀、死板、柔軟性差。
眼看:天然皮革表麵有較清晰的毛孔、花紋,黃牛皮有較勻稱的細毛孔,犛牛皮有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魚鱗狀的毛孔。革麵無毛孔,這是鑒別人造革和合成革的重要特征。
嗅味:凡是天然皮革都有皮革的氣味;而人造革都具有刺激性較強的塑料氣味。
點燃:從天然皮革和人造革背麵撕下一點纖維,點燃後,凡發出刺鼻的氣味,結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發出毛發氣味,不結硬疙瘩的是天然皮革。
(2)天然皮革的區別方法
天然皮革的類型不同,其特點和用途也各不相同。例如牛皮革麵細,強度高,最適宜製作皮鞋;羊皮革輕,薄而軟,是皮鞋和運動鞋的理想麵料;豬皮革的透氣透水汽性能好。
豬皮革:革料表麵的毛孔圓而粗大,較傾斜的伸入革內。毛孔的排列為三根一組,革麵呈現許多小三角形的圖案。
牛皮革:黃牛皮革和水牛皮革都稱為牛皮革,但兩者也有一定的差別。黃牛皮革表麵的毛孔呈圓形,較直地伸入革內,毛孔緊密而均勻,排列不規則,好像滿天星鬥。水牛皮革表麵的毛孔比黃牛皮革粗大,毛孔數較黃牛皮革稀少,皮革質較鬆弛,不如黃牛皮革細致豐滿。
馬皮革:皮革表麵的毛也呈橢圓形,比黃牛皮革毛孔稍大,排列較有規律。
羊皮革:皮革粒麵的毛孔扁圓,毛孔清楚,幾根組成一組,排列呈魚鱗狀。
3.材料特征
(1)網布類材料特征具有規律性的延伸方向,易出現紋路粗細、編織鬆緊、色差、貼合不良(脫層)、貼合紋路歪斜、收縮、抽紗、陰陽色、汙染等問題。
布類也稱紡織材料,其種類有細帆布、棉維混紡布、維綸布、平紋布、亞麻布、富榮布、麗新布、格子布、尼龍網格布、襯絨、雙麵絨、仿羊絨、起毛絨、天鵝絨、蜂巢絨、氈等。
紡織材料的特點:輕、薄、透氣、延伸性小;能改善鞋的衛生性能、保暖性能、穿著舒適及成鞋的成型穩定性;通片均勻一致,有利於套裁、疊裁;價格低,作為鞋的輔料,可降低鞋類產品的原材料成本。
(2)合成革、人造革材料特征具有少許延伸方向(不規則),非自然動物皮革。主要特征:易出現紋路深淺、色差和汙染等現象,部分表麵有離型劑,會影響印刷和熱壓等,是熱壓脫落的一個因素。
合成革或人造革是在紡織布基或無紡布基上,根據不同強度、耐磨度、耐寒度和色彩、光澤、花紋圖案等要求加工製成,具有花色品種繁多、防水性能好、邊幅整齊、利用率高和價格相對比天然皮革便宜的特點,但絕大部分合成革或人造革的手感和彈性無法達到天然皮革的效果;在它的縱切麵,可看到細微的氣泡孔、布基或表層的薄膜和幹幹巴巴的人造纖維。
(3)天然皮革特征:目前常用的有軟麵皮、反毛皮、牛細絨皮、油皮等。主要特征:天然皮革是多孔性組織,有獨特的表麵紋路,具有不規則延伸方向,常見有表麵和大小都不規則,顏色深淺不一,毛長短、色差、龜裂、疤痕、血筋、紋路、厚度、材質疏鬆(肚皮)、脫色、滲色和汙染等問題。
天然皮革的透氣性來自於其開放的結構,吸水率很高,防水功能較差。因此有些高級皮鞋一遇到雨水,馬上會濕透。麵對戶外嚴酷複雜的條件,科技人員越來越重視皮革的防水功能,他們從皮料加工處理開始著手改善其性能。皮革經科學工藝處理後,可使皮革具有防水、防油和防塵的效果,不易變髒,可避免汙漬沾染皮革,同時也可保持原有的手感、透氣性、外觀和氣味。天然皮革是製鞋工業普遍認可的材料,它透氣、柔軟、耐剝離、耐折、耐寒、經久耐用,缺點是有瑕疵,毛孔多,物性不一致,形狀不規範不易裁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