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進行質量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建立材料入庫的控製點。對進料檢驗工序進行定點控製,是提高關鍵工序一次合格率和保證最終產品質量的重要環節。
一、合成革和人造革進料檢驗流程
1.物料進倉
收到進料清單時,應及時分析緊急及正常兩項訂單。緊急訂單(待料、欠料)需做緊急優先處理,正常訂單按正常流程作業。
2.接收清單
按采購單或采購批號查詢計算機管理係統,編製並填寫相應進料記錄表。
3.核對標識
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標識應使用規範的漢字。當使用漢語拚音、少數民族文字或外文時,應當與漢字有嚴密的對應關係,並且應不大於相應的漢字字號。銷售包裝盒、包裝箱和銷售標簽上產品名稱的字號應不小於5mm,其他標識所用漢字字號應不小於1.8mm。
(1)清單、實物與標識三者要一致。
(2)清單和實物、標識與計算機管理係統資料不符要更正清單。
(3)標識和實物、清單與計算機管理係統資料不符要更改標識。
(4)計算機管理係統資料與實物、清單不符,要查詢業務部門是否有客戶資料修改通知單。
4.抽樣檢測
按物理性能抽樣標準表要求,抽樣品檢測並記錄在案。
5.料樣確認
按材料樣品結合樣品鞋或業務色卡確認進倉材料。
6.建立色卡
按供應廠商不同的材料建立進料色卡檔案。
色卡是用來傳遞顏色信息的一種參照物。色卡在接單、設計、生產和驗貨時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色卡有三大功能:對色、選色和調色。如果需要和客戶對照或確認材料的顏色,需要了解對方的色彩編號信息,可根據色卡找到對方使用顏色的種類。
7.顏色
(1)每批材料100%核對顏色。
(2)新上市材料必須核對業務色卡;注意顏色確認。
8.外觀瑕疵
目視檢驗,顏色、軟硬度、厚度、紋路、寬幅;按樣品外觀抽樣標準表進行檢驗。
9.檢驗記錄表
合格品入庫,有差異或不合格品,應及時開出處理單並記錄存檔。
10.標識
(1)在合格的物料上貼上合格標簽(綠色)。
(2)在不合格的物料上貼上不合格標簽(紅色)。
二、天然皮革進料檢驗流程
1.物料進倉
接到進料清單時,應及時分析處理緊急與正常兩項訂單。緊急訂單(待料、欠料)要做緊急優先處理,正常訂單按正常流程作業。
2.接收清單
輸入采購單、采購批號或指示卡,查詢計算機材料管理係統,編製並填寫相應進料記錄表。
3.核對標識
清單、實物與標識三者要相符一致。
4.取樣送測
按物理性能標準要求,抽樣送檢測試。
5.確認
按天然皮革材料對照樣品鞋或業務色卡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