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李不讓 邊關 忘記我(2 / 3)

對峙不久,拓拔野身後跑出一人一騎,在兩軍之間陣中勒馬,看樣子是要叫陣單挑。

我沒料錯,他是來單挑的,可沒料到他會那樣叫陣。

“南唐康王世子拓跋裕,叫蕭廣隸出來應戰!”那混賬舉著槍喊第一聲,我就明白了拓拔野的用心,他要看著我軍大亂。

拓跋裕喊完第一聲,我軍之中並無異動,我猜想眾將士不是沒轉過彎就是以為他喊錯了。

我不會給他機會喊第二聲,立刻拍馬出陣,幾下將他斬下馬。康王世子跟秦王世子差距實在有些大,不經砍。

一個親兵小將砍倒了個世子,南唐軍中自是免不了一陣騷亂,拓拔野當即舉槍壓下,他驅馬上前,卻是對著我軍大吼:“本帥要挑戰的是定國公蕭廣隸!你們此前的大司馬!不是前宰相!”

“蕭廣隸在何處?躲著不敢應戰麼!”

“蕭廣隸,你既已重返邊關,為何躲在軍中不現身?怕了本帥不成!”

他接連數喊,我軍之中隱隱騷動。

莫言見狀不慌不忙麵無表情也大吼:“拓拔野,你數度負於我公卿之手,手下敗將陣前叫喚,是料定我公卿身居京師不能應戰,給自己掙麵子不成!”

想不到莫言平時少言寡語,關鍵時刻嘴巴挺厲害。

他接著又道:“我公卿安居帝都,不屑與你這手下敗將再戰,便由我莫言替他接下你的戰書!”

一聲令下,戰馬嘶鳴。

此戰並無持續多長時間,拓拔野抽身急退,他目的已達成,斷不會繼續廝殺消耗兵力。我軍未作全麵追擊也是不想於無意義處損耗戰力。

大軍返回營地後,救治傷患,加緊戒備。我和莫言直奔營房。

莫言在戰場上暫時穩住人心,並不是說此事就這樣過了。下了戰場,過些時日,廣隸藏在軍中的猜測必定攪得人心浮動。

廣隸站在窗前,看了窗外片刻,轉過身對莫言平靜道:“未免拓拔野有機可趁,現在有三件事是你當務之急。一加強巡戒,隨時備戰。二正如你說所我眼下在京城,凡軍中謠言生事者必嚴懲不貸。三記住你是主帥!”

莫言接下來有得忙,他走之後我擰眉對冷靜地過分的廣隸道:“謠言生事者嚴懲不貸,萬一軍中人人信了‘謠言’,如何是好?”

廣隸半晌喃喃道了聲無妨,就拉著我在廊裏席地對酌起來。

這幾日他沉靜地有些過,我知道他心中有事。

三日之後我才知道他心中憋得是何事,又為何這般冷淡,心不在焉。

莫言接到皇令,當今已昭告天下,禦駕親征,征討南唐,三萬禦林軍正火速向邊關來。邊關將士聽了此消息,自然士氣大振。天子親征,軍心凝在一處,沸騰的熱血叫囂著報效皇帝,也難怪廣隸不怎麼擔心流言造亂。

廣隸與當今從未斷過聯係,這我一直清楚。在江湖時,他每到一處必書信發往京師。到了邊關,更有快馬頻頻從皇城不要命的奔來,一卷卷明黃的卷軸到他手中,他每次折騰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再由快馬帶著卷軸回京。

卷軸之中寫了些什麼,除了他和當今無人知曉。也許是朝政大事,也許隻是一兩句閑話。

這次親征一事,廣隸想必早就知道了。

我知道他們的聯係,但從不過問,就像那次在樹林裏當今到底對他說了什麼,我也不曾問過。

我一直都很清楚,以當今的脾性是不可能輕易放開他的。

現在當今已在往這裏的途中,不日抵達。

我看著他,他望著天邊默然不語。

沉默片刻,我道:“南唐王聽聞皇上親征,把國事交給了太子,也領兵親征來了,南唐軍裏士氣也火得很。方才又聽說西陵也不安分,邊關調兵蠢蠢欲動,怕是要趁亂攪局,坐收漁利,也難保不會再次與南唐結盟聯軍。……局勢險峻,大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