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2 / 2)

小廳內,丫鬟們早熱了幾壺好酒。老太師喜歡喝茅台星王酒,上了年紀之後,皇帝體恤老臣,若非傳旨讓他上朝,其餘朝會可去可不去。每次散朝回府,他都要在這個小廳喝上一壺熱酒。

等呂不群、李元之踏入小廳,老太師坐在椅子上也不站起,招招手道:“來,吃狗肉。”

當年宋如雙擔任首輔的時候,他們兩個一個在吏部、一個在戶部,都擔任侍郎職務,老太師稱得上他們的明師,在許多政務上進行提點和照拂。

隻不過近年來因為呂不群輔助雍王,李元之輔助慶王,彼此的關係就冷淡了許多。兩人也隻在老太師府上遇到,才會坐到一起。

冬天,慢火喂熟了的狗肉夾雜著茴香,香氣陣陣。老太師嫌筷子麻煩,直接用手抓,他抓著一塊狗腿骨,橫拿著啃咬,胡須上滿是醬油汁和狗肉末,吃到興高采烈的時候,老太師伸衣袖往嘴上一抹,衣袖上滿是亮晶晶的油膩,嘴唇被衣袖這麼一抹,蒼白的胡須連著醬汁粘在皮膚上,老太師渾然不在意,舉杯說道:“痛快!來,喝!”

這一聲“喝”中氣十足,上了年紀之後,他不管是上朝還在在家裏談事,說話始終不溫不火,不疾不徐,唯獨舉起酒杯時的那聲“喝”才依稀看出當年擔任首輔平定諸侯叛亂時的那種豪氣。

旁邊侍候著的兩個婢女忍不住緊蹙眉頭,看著老太師喝熱酒吃狗肉,鼻涕淌下來隻管用衣袖橫抹,更惡心的是,鼻涕來不及擦的時候就滴在狗肉上,老太師渾然不覺,依然塞進嘴裏酣暢淋漓地大嚼。

呂不群看得胃口全無,說道:“老太師,您對皇上今天連下三道出人意料的旨意有何看法?”

“呃?你怎麼不吃啊?”老太師把眼一瞪,從鍋裏抓起一塊骨頭,遞到他麵前,道:“這麼好的狗肉必須趁熱吃!”

呂不群尷尬地接過狗肉,看準了他手抓的地方,避開部位咬了一口。

“好酒啊!好肉啊!喝!”老太師眉花眼笑,見李元之也有開口說話的征兆,又抓起骨頭遞到李元之麵前,道:“元之,吃肉,這條大黃狗養了三年多,肉特別香。”

眼看著不接過去老太師就會直接將骨頭往他的嘴裏塞,李元之急忙接過,道:“老太師,皇上今天的三道聖旨明著抬高六皇子、七皇子、九皇子的地位,但最得益的卻是九皇子一人。我有些想不明白,何以皇上這麼多年對九皇子不聞不問,突然來了這麼一個大轉彎?就因為九皇子在武定場上異軍突起?可是,光武力強悍有什麼用?天子乃一國之君,肩負治理天下的重擔。”

“呃?你以前不是這麼說的……我記得你常說大祁朝以武力定天下,皇上必須武功高強。”

在諸皇子中,二皇子慶王的武功本來排第一,壓過五皇子雍王,因此,李元之常以武功高低說事。

呂不群接過話茬說道:“老太師,您今天連誦聖明,莫非覺得六皇子、九皇子加入儲君競爭隊伍中,對大祁朝的穩定有好處?”

“呂尚書,今天三道詔書,一道是追封榮貴妃,一道是冊封六皇子為陳王,並給七皇子、九皇子指婚,一道是抑製皇子府養門客過多的隱憂,皇命浩蕩,非常聖明!”

呂不群道:“不過,這三道聖旨難免令人遐想,我擔心朝局因此生變,當下的局勢,雖說天下太平,但是宋國、齊國勢力越來越龐大,朝中若不穩定,這些人就容易起異心。”

大約是左手衣袖油膩太多,擦起來不舒服,老太師換了右手衣袖抹嘴,本來沾著鼻涕、醬汁的胡須向左邊方向粘住了皮膚,這會全部向右,看得人難免膽寒!

老太師豪爽地說道:“喝!有酒有肉,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轉臉對李元之說道:“元之,你不是有個女兒滿十四歲了?聽說長得清秀?不如去求求皇上,嫁給九皇子做側妃……”

呂不群、李元之同時色變,呂不群說道:“老太師,皇上突然將呂青蓮指婚給九皇子,我事先毫不知情,想必是武安侯的意思,哼哼,他想得倒是很美,莫非青蓮嫁了九皇子,呂家就得倒向九皇子?”

“啊?呂尚書,你剛才說什麼了?我怎麼耳朵不好使了?”老太師一臉茫然。然後,不論呂不群和李元之說什麼,他都“聽不到了”。

等呂不群、李元之悻悻然告退,老太師重重“哼”了一聲,喃喃道:“我當初怎麼瞎了眼了?提攜了這麼兩個不知所謂的東西?滅門不遠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