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拍攝場麵的調度(3 / 3)

三角形原理是指在拍攝兩個相對人物時,在關係軸線的一側可以有三個基本的機位位置,這三個機位位置構成了一個底邊平行於關係軸線的三角形。

三角形原理:拍攝機位可選關係軸線的一側,選擇攝像機1、2、3,或攝像機4、5、6。不能選越軸的另一側,否則被攝體會在空間位置上出現錯誤。

在由攝像機1、2、3構成的拍攝區域內,無論用哪台攝像機拍攝,被攝體1應該始終在左邊,被攝體2應該始終在右邊,可以保持觀看時視覺的平衡。

3拍攝兩人的幾種機位

(1)外反拍角度機位。

兩個被攝體麵對麵。在軸線的一側,攝像機2拍攝這個場景的全景,攝像機1與攝像機3有兩個後斜向拍攝角度,分別拍攝被攝體1、2的反麵、正麵與被攝體1、2的正麵、反麵。

(2)內反拍角度機位。

兩個被攝體麵對麵。在軸線的一側,攝像機2拍攝這個場景的全景,攝像機1、3分別拍攝被攝體1與被攝體2的前斜向畫麵。

(3)平行拍攝角度機位。

兩個被攝體麵對麵。在軸線的一側,攝像機2是這個場景全景角度,攝像機1與攝像機3有兩個側向拍攝角度,三個攝像鏡頭處於平行角度。一般攝像機1與攝像機3拍攝的景別可以小些,如近景或特寫。

(4)相背拍攝角度機位。

兩個被攝體麵對麵。攝像機2是這個場景全景角度,在軸線上攝像機1、3方向相背,各自拍攝被攝體1、2正麵的近景或特寫畫麵。

4三人構圖的幾種機位

如果被攝體是三個人時,三人的不同站位會使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與構圖複雜一些,但是三角形原理同樣適用於三人構圖。

(1)三人小夾角構圖的拍攝機位。

被攝體1與被攝體2、3構成小夾角。仍然可以采用外反拍角度拍攝,攝像機2拍攝這個場景的全景,攝像機1攝取的被攝體從左到右是被攝體1、3、2。攝像機3攝取的被攝體也應從左到右,即被攝體1、3、2,所以攝像機3的機位不能超過被攝體3與被攝體2連線的延長線。

(2)三人等腰夾角構圖的平行拍攝角度機位。

被攝體1與被攝體2、3構成等腰夾角。可以采用攝像鏡頭平行角度機位拍攝,攝圖1021三人等腰夾角構圖的平行拍攝角度機位示意圖

像機2拍攝這個場景的全景,攝像機1拍攝被攝體3、1的近景,攝像機3拍攝被攝體1、2的近景。

(3)三人等腰夾角構圖的外反拍角度拍攝機位。

被攝體1與被攝體2、3構成等腰夾角。此時也可以采用攝像鏡頭前夾角機位拍攝,攝像機2拍攝這個場景的全景,攝像機1拍攝被攝體3、2的近景,攝像機3拍攝被攝體3、2的近景。

(4)三人L形的拍攝機位。

被攝體1、2、3三者成L形,這是方桌上被攝景象,三人L形的拍攝機位示意圖。攝像機2拍攝這個場景的全景,攝像機1、3攝取的景別可以略小於攝像機2攝取的景別。

(5)三人∏形的拍攝機位。

三人∏形的拍攝機位示意圖,這是方桌上的三條邊。機位可以選擇攝像機1、2、3或攝像機4、5、6。

攝像機2拍攝這個場景的全景,攝像機1拍攝被攝體2、1、3或被攝體1、3(景別小些),攝像機3拍攝被攝體2、1、3或被攝體2、1(景別小些)。

同樣,攝像機4拍攝這個場景的全景,攝像機5拍攝被攝體1、2,攝像機6拍攝被攝體3、1。

對於多於三人的拍攝場麵,三角形原理同樣適用。掌握機位設置的基本規律與技巧,就能適應複雜電視場麵的調度。

第11

章現場聲音的錄製電視節目是一門綜合視頻與音頻技術的藝術,除了用畫麵再現場景、傳遞信息之外,還需要用聲音來表達思想、抒發感情。作為電視節目的聲音,有語言、音樂以及效果聲音,聲音和圖像在電視節目中能夠發揮出各自獨特的藝術魅力,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共同完成電視創作,兩者缺一不可。作為一名合格的攝像師,不僅要考慮攝取的畫麵,而且還應當兼顧聲音,必須掌握一定的聲音處理的方法和現場聲音的錄製手段。

111聲音的特征

聲音在時間上和數值上是連續的,通過拾音後,將聲轉變為電信號。聲音信號具有模擬信號的一係列特征,包括振幅、頻率、周期等,聲音用u(t)=Asin(2πf)t表示。其中u(t)表示電壓,t表示時間,A表示振幅,f表示頻率,T表示周期(T=1/f)。

1111聲音的音量

聲音的振幅大小反映了聲音的響或輕,當振幅增大時,聲音將變響;當振幅減小時,聲音將變輕。聲音的響度也即表示了聲音的音量,聲音的響度用分貝(dB)來度量。

聲音(dB)的計算公式為:10lgK,K表示聲音的放大倍數。

如果K=1,10lg1=0dB。

如果K=2,10lg2=3dB。

如果K=1/2,10lg1/2=-3dB。

從上計算可知:聲音的響度加倍或減半,分貝值為+3dB或-3dB。分貝值的大小決定了音量高低,攝像機中話筒的音量都用分貝表示。

1112聲音的音調

聲音的頻率決定了音調,對一定響度的純音,音調隨頻率的升降而升降。對一定頻率的純音、低頻純音的音調隨聲強增加而下降,高頻純音的音調卻隨強度增加而上升。

人耳頻率響應的範圍為20~20000Hz,其中500~4000Hz之間的聲音人耳最靈敏。根據頻率的高低,音調可以分為高音、中音和低音。一般說來,兒童說話的音調比成人的高,女子聲音的音調比男子高。

音調還與聲音持續的時間長短有關。非常短促(毫秒量級或更短)的純音,隻能聽到像打擊或彈指那樣的“喀嚓”一響,感覺不出音調。持續時間從10ms增加到50ms,聽起來覺得音調是由低到高連續變化的。超過50ms,音調就穩定不變了。

1113聲音的音色

音色是聲音的特色,根據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聲音強度的情況下,也能區分出是不同樂器或人聲發出的。

基音是決定聲音音調的基本頻率,諧音是基音頻率的整數倍的音調,泛音是基音頻率的非整數倍的音調。音色是由聲音的基音、諧音和泛音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