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講 方案寫作:電視生產“預備役”(1 / 3)

一、“紙上談兵”:電視生產流程中的方案寫作

在傳統的電視消息、評論寫作與電視片解說詞寫作之外,在電視生產流程諸環節的內內外外,其實還有大量的寫作工作需要去完成。特別是隨著中國電視產業、技術、專業主義訴求的發展日益成熟,“做電視”不再隻是製製景、拍拍鏡頭與寫寫解說詞了。“做電視”更需要項目化運作與統籌管理,而在這一過程中,對於各種方案的需求也自然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

那麼,什麼是方案,什麼是電視方案呢?按照漢語詞典的解釋,“方案”就是“進行工作的具體計劃或對某一問題製定的規劃”;那麼,按照此解釋,把“電視方案”界定為“電視生產流程或某一環節的具體計劃,或對電視生產流程中的某些問題製定的規劃”——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電視方案寫作就是“紙上談兵”,把電視生產的框架、格局、環節、問題等方麵在“紙”上事先給“談”妥了,或者至少“談”得差不多有眉目了。

“紙上談兵”到底要“談”什麼?按筆者的認識與實踐,可能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的電視方案——

(一)電視策劃案

電視策劃案,作為最首要且最宏觀思考的電視方案,與其說體現出電視寫作者的筆力,不如說更體現出電視人綜合的策劃力,這種策劃力是一個綜合概念,包括了分析力、想象力、運籌力、證明力、分析力、整合力等方麵。

根據本書上編對於電視策劃的定義——運用電視資源,激發創意、選定方案,以完成某一任務的過程——此處提到的“選定方案”,就包含了電視策劃案寫作的工作環節。根據相關的理論描述以及筆者的實戰經曆,在進行策劃案寫作時,可能要解決“5W2H1E”,共八個基本要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Howmuch和Effect對整個電視策劃案的重要意義。如果忽視電視策劃的成本投入、不注意策劃案實施效果的預測,那麼,這種策劃就不是一種成功的策劃。也就是說,隻有5W1H的策劃書不能稱之為策劃書,隻能算是計劃書。

不過,由於當下中國電視產業尚未完全成熟,電視策劃案的撰寫要求、規格以及在其背後體現的電視生產遊戲規則也尚未完善,所以像Howmuch和Effect這兩個要素,在策劃環節中基本上仍是TBC(Tobeconfirmed)的。好在電視業者的成本意識與觀眾意識在逐漸加強,電視生產、特別是前期策劃環節也開始越來越注重成本與成效;那麼,單單就電視策劃案的寫作而言,其成本思維、可執行性與“用戶側”意識也起碼要有所體現。

(二)節目流程與串聯單

電視生產,不論是具體哪種節目類型或模式的生產,都有兩點共同特質:其一,都是典型的團隊工作(teamwork);其二,都是典型的流程工序(flowshop)——也正因為是團隊,而非個人;是流程,而非單一環節,所以節目流程設置以及合作、流程意識就顯得相當重要。

的確,中國電視早已走出“小作坊”生產的初級階段,理念越來越優化,設備越來越專業化、同類型或模式的節目流程也越來越規整。因此,節目流程設計與控製,成為電視方案必須考慮的一塊內容。而節目流程與節目串聯單,就成為這一塊內容中最常見和最基本的形態。

一般而言,節目串聯單是節目流程的一種細化、具體化,在節目串聯單上要體現出工作團隊中各個工種執行者的不同工作,還要體現出隨時間順序,節目的流程進展與環節進度。

(三)主持人台本與串聯詞

節目流程與串聯模式的確認,相對而言,是一種整體層麵的節目方案完善;而主持人台本,則更針對了整個電視節目係統中的關鍵環節,主持人——這兩類方案,在內容上是相輔相成的。而主持人台本上的主體內容,就是主持人的串聯詞以及相關的各類過渡提示(區域、道具、服裝乃至情緒提醒)。

但是,由於主持人的特殊傳播角色與效果,主持人串聯詞其本身就不僅僅是一種內部使用的工作方案,而更是一種直接的、麵對觀眾的傳播內容——所以,其複雜性就顯得較高,不僅是給包括主持人在內的任務團隊設計的,也不僅像新聞稿、解說詞那樣,隻是為觀眾設計的。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主持人台本與串聯詞,既是功能性與重操作的,又要特別考慮文字個性與傳播效果。

(四)問題單

問題單,這個名詞是筆者生造出來的。但是,在隻要參與過電視生產的人,不論是做編導、記者還是策劃都知道:幾乎所有非虛構的節目都必須設計問題,而且是需要有邏輯、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雖然這些問題本身,並不一定出現在節目中,但是在這些問題背後,卻是電視業者通過探究與采製,讓觀眾通過節目能夠獲得的信息。

如果說,以上幾種電視方案是指向形式層麵的,那麼,問題單的撰寫更是指向內容層麵。麵對不同的選題,麵對不同的人物、事件,提得出問題、提得好問題——這是電視業者職業素質的重要構成因素。

因此,問題單的寫作,更能夠體現電視業者的媒介意識、邏輯思路與思辨深度。甚至對於資深電視業者而言,通過對某檔節目中提問能力的判斷,就能夠評判這檔節目及其製作者的專業水準。

綜上,電視策劃案、節目流程與串聯單、主持人台本與串聯詞、問題單四種電視方案,構成了電視生產“預備役”的主體內容,也是“紙上談兵”的關鍵。不過,“紙上談兵”畢竟還是具有一種演習的性質。在實戰中,策劃案的關鍵價值還是在於被執行,節目流程與串聯單在節目進行時也會因實際狀態的變更而改動、主持人台本與串聯詞需要看主持人的習慣以及發揮、問題單中的問題在最後節目成品中更是會有大量的調整——即便是這樣,還是如同那句老話所說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在競爭激烈的電視市場上決勝千裏,而不被喜新厭舊的觀眾們拋去“千裏之外”,這些“預備役”寫作環節的工作必須得到重視。

另外,由於本書上編對於電視策劃案寫作的理論論述與案例分析已展開得較為充分,在本講中就不再展開。本講僅對節目流程與串聯單、主持人台本與串聯詞、問題單三種電視方案做一結合實際案例的解讀與梳理。

二、節目流程與串聯單:團隊意識下的流程控製書

正如前文所提,節目流程與串聯單的使用,其根本原因是電視生產的“團隊工作”與“流程工序”的特質。那麼,解讀節目流程與串聯單,首先就要把“團隊工作”與“流程工序”是什麼、為什麼搞清楚。

(一)團隊工作與流程工序:電視生產特質

1.團隊工作:電視行業與業者的共同訴求

電視生產的團隊工作特質,是指在電視生產環節中,由數名業者(幾人至十幾人)組成一個節目組,共同完成一項相對完整的采製任務,節目組的每位成員根據專業特長而分配任務、選擇方法並承擔職責。

那麼,為什麼要進行團隊工作呢?在筆者看來,這其中的原因,既體現整個電視行業的發展要求,也同時反映了電視業者的訴求——

首先,團隊工作最重要的外部原因之一是整個傳媒市場近三十年來的變革。傳媒市場的發展、電視產業化進程的加速,就要求了電視節目研發、生產和服務的速度必須快,時間成為競爭取勝的主要素。而團隊工作由於是麵向節目、觀眾、播出效果和產製過程,因此協調溝通容易、信息傳遞和決策速度快,所以能夠很好地適應傳媒大市場的變化。

其次,團隊工作也是電視業者心理上的需求。電視行業是一個工作強度大、壓力重、重複度高、各工種配合性高的行業。團隊工作模式通過對於合作意識、責任意識與決策意識的強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電視業者心理、生理上的疲勞感,並同時增強各工種之間的配合度以及個人的成就感。

最後,以ICT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科學的發展,也給團隊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的確,隨著電視技術的升級,電視製作團隊中人與人、人與機乃至機與機的交互變得更加便捷。

2.流程工序:節目播出前的控製與保障

任何一檔電視節目,都有其從“原料”到“成品”的各項工序安排的程序,這就是流程工序。而任何一檔電視節目的播出(特別是直播),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除了需要電視業者以團隊工作的方式展開作業以外,還需要通過流程工序的控製,來保障播出時的準確無誤。那麼,流程工序的設定,到底有哪些具體功用呢?

首先,在電視生產的流程中,往往會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在時間上、空間上都是環環相扣(畢竟,常態的電視播出是連續性,不允許在屏幕上“開天窗”或隨意跳到別的內容)。因此,對於流程的控製,對於其中每個環節及其過渡部分的把握,能夠確保攝製的流程,避免播出事故的發生。

其次,對於每一位參加電視節目錄製的業者而言,清晰的流程設置能夠讓他們對各自分工有更明確的認知。這樣既保證了工作效率,又減輕了工作強度。

最後,同樣隨著ICT技術的升級,當下對於電視生產流程的控製,也是越來越精確。比如,有專門的流程控製軟件,隨著節目錄製的進程,調控節目的時間,及時提示節目的進度。

(二)節目流程與串聯單:團隊工作與流程工序的文字體現

前文花了不少筆墨,對電視生產中團隊工作和流程工序兩個特質做了一番說明,無非是讓電視業者、特別是“電視寫手”明白,為什麼要寫這個節目流程、節目串聯單。在筆者看來,隻有明白了為什麼要寫,也就是知其所以然,才能夠真正把此類型的電視方案寫好。

在以下部分,筆者將結合兩個實戰案例,來簡要說明節目流程、節目串聯單在寫作時會有哪些特別的注意要點。

1.節目流程案例:CCTV-2“夢想2008”奧運新年公益晚會

在2008年初,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打造了一台名為“夢想2008·十大奧運名將獻愛心”的奧運新年公益晚會,錄製地點在浙江溫州。這場電視晚會,雖然在大事、要事頻現的2008年裏,並不顯得出挑,但是它的亮點還是較突出的——奧運名將幫助普通百姓實現夢想,並在晚會現場得以展現,在體現人文奧運精神的同時,表達了對2008北京奧運會的美好祝福。

當然,雖然最後呈現的隻是一台電視晚會,但是理解電視運作規則的業者都明白,既然有“實現夢想”的儀式、環節,那麼之前的聯絡、外采、小片製作等各方麵工作,讓“夢想2008”更成為一次中等規格的電視活動。也因此,晚會節目的流程,與前采、聯絡工作的進度息息相關。

筆者在此引用的該晚會的流程就非終稿,因為隨著嘉賓的替換以及場地的調整等環節的更改,最終的晚會流程還是有一定的修改。但是,不管怎樣,此處的流程方案,對於教學、參考而言,還是較有借鑒價值的——

“夢想2008·十大奧運名將獻愛心”奧運新年公益晚會流程(二稿)

2008年1月19日上午

0.開場秀

0.1[開場表演]20088小孩搖滾組合演唱結合舞群表演區

0.2[兩位主持人開場白引入第一環節]表演區

1.第一環節

1.1[表演開場]汪峰演唱《風雨同行》表演區

1.2[主持人串場與汪峰互動]表演區

1.3[VCR]短片《肢殘舞者故事》

1.4[主持人串場楊影出場互動1:主持人、楊影]主持區

包含楊影VCR小片

1.5[VCR]短片《楊影幫助肢殘舞者實現夢想》

1.6[主持人串場肢殘舞者出場互動2:主持人、楊影與肢殘舞者]表演區

1.7[表演]肢殘舞者現場舞蹈表演區

1.8[互動3:主持人、楊影返場與肢殘舞者交流並提問]表演區

1.9[表演]陸毅演唱表演區

2.第二環節

2.1[主持人介紹引入第二環節]主持區

2.2[VCR]短片《大小田亮的故事》

2.3[主持人串場互動1:主持人與田亮、孩子]主持區

2.4[主持人串場,強調白雪(溫州人)]主持區

2.5[表演]白雪演唱(兩首)表演區

3.第三環節

3.1[表演]雜技武術表演區

3.2[主持人介紹引入第三環節]主持區

3.3[VCR]短片《一個白內障孩子的故事》

3.4[主持人串場互動1:主持人、焦誌敏、白內障孩子、醫生]表演區

互動要根據小C的特殊情況來設計問題,但目前未知

3.5[現場展現]為白內障孩子拆繃帶表演區

3.6[演唱]江一燕表演區

4.第四環節

4.1[主持人介紹引入第四環節]主持區

4.2[VCR]短片《山區教師的故事》

4.3[主持人串場王麗萍、山區教師與他的學生出場互動與捐贈儀式:主持人、王麗萍、

山區教師、學生]表演區

捐贈儀式,待細化設計

4.4[表演]李健演唱《綻放》表演區

5.第五環節

5.1[主持人介紹引入第五環節]主持區

5.2[VCR]短片《雲南姐妹的故事》

5.3[主持人串場錢紅出場互動1:主持人、錢紅與雲南女孩]表演區

5.4[表演]兩位女孩與斯琴格日樂一道演唱表演區

6.尾聲

6.1[主持人串場]表演區

6.2[儀式]待定表演區

6.3[表演]待定表演區

以上的方案框架,基本上是一種最簡化的電視流程。筆者作為節目參與者、特別是作為方案撰寫者,就此也做若幹說明:

首先,晚會流程在終稿之前,會有多次修訂。因此,每一稿的流程文案,都應該清晰標注出是初稿、二稿,或是終稿,比如本書所引的就是“夢想2008”的晚會流程二稿。同樣是為了標識的清晰,每一稿的流程文案也最好把寫作時間(年月日、上午還是下午)也注明,否則修改多了,都不知道該以哪一版的文案為準。

其次,再複雜、繁瑣的電視活動,在流程上都應該是簡明、清晰的。因此,從上述流程文案中,晚會流程的七個環節非常明確:開場與尾聲,以及中間核心的五番演繹。

再次,每一番環節中每一項進程的標注,都要寫明進程序號,並簡要注明節目內容、人物、區域以及備注項目。如果是播放VCR,要寫明短片內容;如果是表演,也要寫明表演內容;如果是互動環節,對於互動者的身份、關係要有所介紹。此外,對於一些尚未能確定的環節,比如第四環節、第三項進程中的捐贈儀式,因為在撰寫流程初稿的時候還沒有最後落實,因此也要標注上“捐贈儀式,待細化設計”——這些細節內容的具體標注,能夠令整份流程方案一目了然。而且,即使有部分修改,隻需要把要修改的內容直接換掉即可;或者有部分增刪,也隻需要把增刪的內容直接處理即可——畢竟,產製流程的大框架已經通過文案建立了起來。

2.節目串聯單案例:時尚中國2005·CCTV化妝設計大賽

在中國電視事業發展的初期,節目串聯單並不是電視生產所必需。哪怕是《新聞聯播》這樣重要的電視新聞節目,在1978年剛剛開播時,其首張串聯單(《〈新聞聯播〉開播的第一張串聯單》,央視網,2008年1月11日,http:cctvenchiridion.cctv.comspecialC2048720080111104961.shtml。)也是非常簡單,現在看來,甚至顯得比較業餘。

但是,隨著中國電視生產觀念、技術在近三十年來的長足發展,節目串聯單也變得越來越詳盡、越來越細致。對於一檔中型乃至大型的電視節目而言,它的串聯單即是整個節目在“紙上”的一次預演。而且,在節目的彩排、演練、外拍等前置環節裏,節目串聯單成為各個工種人手一份的“工作指南”。這份“工作指南”,也因為使用範圍的廣泛,會比一般的節目流程更加具體。

在本講中,選擇2005年底播出的時尚中國2005·CCTV化妝設計大賽為案例,以這次電視大賽的節目串聯單為解讀對象。“時尚中國”是CCTV-2的一個特別節目品牌,下設發型設計、化妝設計、首飾設計、服裝設計、整體造型設計5場比賽,筆者參加了其中化妝設計大賽的導演工作,並就此將結合實踐,對該場節目的串聯單做一簡單說明。

先來看這份節目串聯單——

這份包括75個環節的節目串聯單,其本身並沒有任何的審美價值,但功能性價值卻非常突出。而為了讓這種功能更加凸現,筆者在寫作過程中遇到最多的情況就是不斷修改和反複,為的是要把各個工種在不同環節狀態下的工作做出預描,並盡量使其到位。那麼,接著,我們就一起來解讀這份“時尚中國”電視大賽的串聯單:

從這份串聯單上首先反映出的是一檔中型電視活動的工作量。其多達75個的環節設置,體現了電視生產的強度與高要求,也更加要求了節目串聯單一定要寫得明白、準確,否則哪怕一個小的環節出了狀況,對於整檔電視節目都會有大影響。

在串聯單的內容設置上,我們看到包括了以下這十二項要素:節目內容首尾句、景區、主持、演員評委、音頻、音樂、燈光、舞美道具、大屏幕、時長、累計時長、備注——當然,更大規模的電視活動,可能會涉及更多的要素;更小規模的電視節目,可能涉及的要素會相應少一些。僅以這十二項要素為例,在此做一簡要說明。

節目內容首尾句。節目內容,即電視節目在進行到某一環節時的主體內容,其是劃分不同環節的最重要因素。比如第六個環節中,節目內容是“規則、評委、律師介紹”,那麼,各工種都明白了此時場上的主角是主持人,而進行的項目是在介紹大賽相關事宜。當然,在一場長達若幹個小時的節目錄製過程中,不可能去要求每一個工種每時每刻、全神貫注地投入節目(或許在絕對理想的工作狀態下可能出現)。因此,首尾句的標明就能夠讓各個工種適當地“偷懶”一下,通過首尾句的提示,隨之讓工作狀態進出某一環節:當主持人說首句的時候,將工作狀態調整到相應的環節(比如燈光的變化、景區以及相應機位鏡頭的改變等);然後到尾句部分時,就要預備將工作狀態調整到下一個環節。

景區。把環節所在區域標明,也是電視節目串聯單的重要內容之一。特別是現在大中型的電視活動,都是在動輒幾百甚至上千平方米的演播室裏進行。在錄製過程中,演播區域是一定會被劃分為不同的景區,比如“時尚中國”電視大賽中的比賽區、走秀區、觀眾區、專業評審區等。不同景區,相應的是,是不同的燈光、音樂、舞美、道具、機位要求。

主持、演員評委。現在許多電視活動都會請不止一位主持人來擔綱主持(“時尚中國”僅用馬斌一人),也會請大量的嘉賓、評委、演員、司儀以及其他各種與節目可能有聯絡的人士來上節目。因此,把每一環節中的主持與演員評委等有關人的信息標注清晰,也是節目串聯單非常重要的內容。

音頻、音樂。這兩個要素,對應於電視生產的聽覺指標。在音頻方麵,主要是現場話筒的調試與變換使用;而在音樂方麵,則體現了節目錄製的不同環節對於音樂的不同需求,音樂的選擇與節目的進程要匹配、要相得益彰。

燈光、舞美道具、大屏幕。這幾類要素,對應於電視生產的視覺指標。燈光部分,需要交代在某一環節使用什麼燈、打出什麼效果的光;舞美道具部分,對於小到如主持人手卡之類的道具都要標注出來;而大屏幕的使用,其內容可能是節目LOGO,可能是與節目相關的專題短片,也可能是純粹的氣氛畫麵,這些也都需要串聯單注明。

時長、累計時長。在以上這份串聯單中,時長與累計時長部分,大量空缺著——這並非製作者的疏忽,而是由於這台電視大賽是錄製播出的,對於時長、累計時長的要求相對較低。在錄製過程中若出現時長過長或過短的現象,都是可以通過後期編輯來調整的。但是,筆者也曾參與過直播狀態的電視互動,其對於時長的要求,就非常嚴謹、甚至苛刻。每一個環節的時長以及累計時長狀態,都需要在節目播出之前盡量準確地“掐時間”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