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艱難的迷途

1901年12月5日,做生意和搞經營都不順利的伊利亞斯·迪斯尼迎來了他的第四個兒子。他給這個兒子取名為沃爾特·迪斯尼。

在沃爾特4歲多的時候,父親在芝加哥維持不下去了,就來到馬瑟琳鎮,買下了一座占地18萬平方米的農場,又開始了新的工作。

幼年的沃爾特每天跟在母親身邊幹力所能及的活,喂豬、喂雞、給奶牛添飼料等等。這個瘦高的幼童,長著一頭蓬亂的黃發,總是不停地跑動。不管誰喊他,他立即就跑到呼喊者的身邊等待吩咐。這個天真的孩子,好像還不知道什麼是累。父親讓他把豬趕到野草較多的地方,以便讓豬學著吃野草,沃爾特不是友好地把豬趕到該讓它去的地方,而是騎到豬背上,讓豬馱著他走。豬是不容易馴服的。沒有幾個孩子能夠穩穩當當地騎在豬背上,讓豬馱著走。可是,沃爾特辦到了。他還以此為自豪,表演給小朋友們看。當然,他對小豬是訓練加收買。為了討好讓他騎的小豬,他把自己和小妹妹用過的奶瓶偷出來,灌滿牛奶,喂讓他騎的豬。豬是很認吃的。沃爾特經常喂牛奶的那隻豬,跟定了沃爾特,他走到那裏,豬就跟到那裏,活像一條狗那樣馴服。

沃爾特在農場廣闊的田野上一天天長大。他熱愛這田園風光,經常到各處遊玩,尋求新鮮事物。他對樹林中的各種樹木都充滿了興趣,而對於各種動物更是感覺好奇。童年的沃爾特,已經學會了觀察。他很欣賞樹林裏兔子、狐狸、鬆鼠、浣熊們自由戲耍的動作,也喜歡烏鴉、鷹、啄木鳥、雲雀、燕子等鳥類的鳴叫與飛翔。在農場與大自然為伴的歲月中,沃爾特也做過懊悔的事情。有一次,他在自家的果園中玩耍,突然看見一棵老蘋果樹幹上有一個貓頭鷹做的窩,一隻貓頭鷹正在自己的窩裏蹲著。好奇的沃爾特走過去伸手想摸那隻貓頭鷹。可是,他的小手剛伸出,就被貓頭鷹狠狠地抓了一下。貓頭鷹把沃爾特當成了敵人。沃爾特的手被抓破了。這可把他惹惱了。他不顧一切地揮拳把那隻貓頭鷹打到地上,又上前一腳踩在它身上,等他冷靜下來時,貓頭鷹早就被他踩死了。看著死去的貓頭鷹,沃爾特心裏很難過。他挖坑把貓頭鷹埋了,還給立了一塊小墓碑。這件事使善良的沃爾特懊喪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農場的生活是快樂的,他和妹妹在父親的視野之外可以盡情地玩耍。有一次,沃爾特突然產生了繪畫的念頭。正好父親到鎮上去了,他們可以幹自己想幹的事了。沃爾特從油桶中取出了煤焦油,在自己家平整潔白的牆壁上畫了起來。妹妹提醒他,要是煤焦油擦不掉可就糟了。沃爾特認為能夠擦掉。於是,他就在自家房子的牆壁上畫起了房屋。等到妹妹發現不能擦掉時,他已經把能畫的地方都畫完了。他們驚恐地等待著父親的懲罰。父親從鎮上回來後,看見潔白的牆壁被兒子畫得亂七八糟的樣子,非常生氣。但他卻沒有懲罰小兒子,也沒把他亂畫的東西擦掉。直到搬家,沃爾特畫的圖畫都保留在那裏。

1909年冬天是伊利亞斯家最不幸的日子。伊利亞斯患了傷寒,不久又轉為肺炎。母親弗洛拉賣掉了仙鶴農場。四年的辛苦勞動,最終換得的仍隻是當年購買這座農場的價款。

來到堪薩斯市後,童年那寧靜的氛圍被城市的喧囂給打破了。沃爾特眼中看到的盡是寬闊的馬路;馬路上擁擠的汽車和電車;矗立在馬路兩邊的高樓;戲院裏通明的電燈;馬路上到處都是叫賣聲、馬車的隆隆聲、飛馳而過的警鈴聲;這一切都讓他感到莫名的興奮。他經常去弗蒙特公園,那兒離他家隻有兩條街遠。他覺得這個公園仿佛是一個遊戲宮,有發亮的白色大樓、音樂和其它許許多令他著迷的東西。

伊利亞斯的身體狀況決定了他再也不能從事體力工作,於是他就改行賣報紙。他買下了為一千戶人家投遞報紙的專賣權。

家庭經營的性質改變了,但強迫兒子參與的做法卻絲毫沒有改變。弗洛拉負責把男孩子們送到附近的本頓小學上學,但伊利亞斯堅持要孩子們天天去送報紙。這就意味著他們每天夜裏三點半就得起床到送報車那兒領報紙。伊利亞斯要求孩子們仔細卷好每份報紙,把它投到訂戶的門廊裏。下雨時則要把報紙放在紗門或者禦寒的外門內。

要送的報紙越來越多,伊利亞斯覺得必須另雇一些報童。他聲稱負擔不了額外的開支,還責怪兒子們不能幹,連原來就少得可憐的一點報酬也給取消了。每當下雨下雪時,沃爾特最喜歡送最後一站的報紙,因為那裏是一幢裝有暖氣的公寓。他可以一層一層地在走廊送報紙,隻有在這裏才感到有些暖意,他時常還在角落裏小睡一下,但每次總是一驚而醒。一醒來又弄不清自己是不是已送完了報紙,也害怕上學遲到。

小沃爾特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也有自己高興的事。這時候他喜歡上了馬戲。市裏的馬戲團來時,他就會跟著馬戲團穿大街走小巷,常常把身後的小露絲落下老遠。馬戲團走後,他便會把小露絲和鄰居家的孩子召集起來,仿照馬戲團的樣子,將一輛大蓬車改裝成遊行車。這也可算沃爾特第一次製作卡通片了。妹妹露絲出了麻疹,他便陪著她在一起,並且畫畫給她看。有一次他快速翻動一套畫時,發現畫中的人們仿佛在動,這就是卡通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