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臥病後,唐太宗覺得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預感到在人世的曰子已經不多了。於是,他作了《帝範》十二篇(即《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誅》、《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鄭重地賜給太子。他叮囑太子說:“修身立德,治理國家該注意的事情,已經全在裏麵了。我一旦不測,這就是我的遺言。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太子接過《帝範》,悲不自勝,淚如雨下,說:“兒臣當朝夕捧讀,身體力行,永誌不忘。”唐太宗說:“你應當以古代的聖人們作為自己的老師,像我這樣的還不值得你效法。學習效法上等的人和事,充其量隻能有中等的收獲;如果向中等的人和事學習,那隻能滄為下等之輩了。你若隻學我,就連我也趕不上了。”
在身旁的大臣都說:“古今帝王,臣等也聽過不少了,但能超過陛下的,還未見到一個。”
聽了這些奉承話,唐太宗就說:“那是你們過譽了。我自從當帝王以來,做過很多不對的事,比如錦繡綢緞、珍寶珠玉不絕於前;宮室樓台屢有興建;四麵八方進貢珍禽異獸絡繹不絕;又經常外出巡遊,興師動眾,麻煩百姓。這些都是我的過失,你可千萬不要以為是對的而加以學習。”
太子問道:“陛下曾叫臣到各地視察,了解民間疾苦。所到之處,百姓都無不歌頌陛下寬仁愛民,怎麼還說有過失呢?”
唐太宗回答說:“我能從大處上救濟天下蒼生,給老百姓帶來不少好處,我拓展國家疆域,功蓋當世。因為我帶給百姓的利益多,對百姓造成的損害少,所以天下人不怨恨我;因為我功勞大錯誤小,所以王業得以不衰。但和盡善盡美的遠古君主相比,還差得遠哪。你沒有我的功勞,也不如我勤勉,卻繼承了我的基業,坐享江山。因此,你隻有努力好好幹,才能保國家平安。如果你驕傲懶惰、奢侈淫逸,那麼恐怕連你自己都保不住,更談不上國家會興盛了。況且,一個政權建立起來很慢很難,而要敗亡卻很容易。天子的地位,得到它很難而失掉它卻是很容易的。所以,一定得愛惜,一定得謹慎啊!”
太子李治含著淚,叩著頭說:“陛下的教兒臣定當銘刻在心,決不叫陛下失望。兒臣必將兢兢業業治理國家,為民謀福。”
唐太宗臥病在床前前後後有一年多的時間,雖經多方治療,仍不見好轉,而且日趨惡化。在這種情況下,唐太宗開始迷信方士的長生不老之藥。貞觀二十二年,唐朝大將王玄策大敗天竺帝國,俘虜了國王和著名方士那羅邇娑婆寐。方士欺騙王玄策,自稱已經二百歲了,懂得長生不老之術。王玄策便將方士引薦給唐太宗。唐太宗長壽心切,馬上派人四出采集奇藥異石,供方士煉丹之用。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又得了痢疾。4月,病情加重。到5月的時候,丹藥煉出來了,唐太宗非常高興,認為自己這下有救了。可是,唐太宗服用丹藥之後,卻發生了藥物中毒,生命垂危。唐太宗彌留之際,他把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叫進臥室,對他們說:“我現在把一切後事都交給你們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太子李治,他太忠厚老實了,希望你們能夠盡心輔佐他。你們兩人之間也要同心同德,不要被奸佞之人離間。”二人流著淚不斷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