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 修行從心開始(1 / 1)

心生毒害,人就淪為畜生;心生慈悲,處處就是菩薩;心生智慧,無處不是樂土;心裏愚癡,處處都是苦海了。

任何一個想要修行、想要過上幸福生活的人,都要從自己的心開始。

南懷瑾老師說,佛在佛經上說,“心淨則國土淨”,處處都是淨土,處處都是極樂世界,隻要心淨就國土淨。我們把這個禪理講得通俗一點就是:隻要每個人的心都是善的、美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青少年朋友們,你們說是不是?

慧能禪師見弟子整日打坐,便問道:“你為什麼終日打坐呢?”

“我參禪啊!”

“參禪與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經常教導我們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靜地觀察一切,終日坐禪不可躺臥嗎?”禪師說:“終日打坐,這不是禪,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體。”弟子迷茫了。

慧能禪師緊接著說道:“禪定,不是整個人像木頭、石頭一樣地死坐著,而是一種身心極度寧靜、清明的狀態。離開外界一切物相,是禪;內心安寧不散亂,是定。如果執著人間的物相,內心即散亂;如果離開一切物相的誘惑及困擾,心靈就不會散亂了。我們的心靈本來很清淨安定,隻因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擾,如同明鏡蒙塵,就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問:“那麼,怎樣去除妄念,不被世間迷惑呢?”

慧能說道:“思量人間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間的邪惡,心就化為地獄。心生毒害,人就淪為畜生;心生慈悲,處處就是菩薩;心生智慧,無處不是樂土;心裏愚癡,處處都是苦海了。

“在普通人看來,清明和癡迷是完全對立的,但真正的人卻知道它們都是人的意識,沒有太大的差別。人世間萬物皆是虛幻的,都是一樣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終點,結束就是開始。財富、成就、名位和功勳對於生命來說隻不過是生命的灰塵與飛煙。心亂隻是因為身在塵世,心靜隻是因為身在禪中,沒有中斷就沒有連續,沒有來也就沒有去。”

弟子終於醒悟,禪師的話像暮鼓與晨鍾喚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裏的人。

其實參禪的關鍵並不在於打不打坐,而在於你怎樣去修心,隻有心先行進入禪的境界,人才可能修成禪。修行其實是從心開始的。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佛教認為,心是一切的基礎。一個人如果想要修行,必須先從修心開始。我們每個人生為凡人,但如果能擁有一顆像佛一樣慈悲寬容的心,我們就會成為這個世界裏的佛,將世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