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誰主台塑——誰是台塑新舵手?(3)(2 / 3)

大眾電腦集團正積極規劃全球運籌管理架構,建立以台灣與大陸為核心、事業遍及美國、歐洲、亞洲與南美等全球性的發展布局,構建集團的技術產品研發設計(TPRD)、全球運籌(GOLF)與專業合作代工(CEMS)三大分工體係,希望再創新的輝煌。

誰是王家接棒人

王永慶的兒女們很優秀,但是,誰是王家產業的接棒人?這是個問題。

王永慶在1975年7月,因肺病赴美國接受手術治療。當時消息傳出,股票市場接連暴跌,許多人懷疑他是否能保持健康的精力,自然,人們關心到底誰接他的班呢?

王永慶不像一般的企業家輕易就把事業交給自己的子女。在1972年,他說:“有朋友對我說,你兒子已經畢業,可以幫你的忙了。老實說,兒子是我的,和別人對待兒子一樣,疼愛他,也希望他能夠幫助我。但經過考慮,他在學校讀書,可能滿腹學問,可是這些學問還沒有經過驗證,他對一些基層事務也完全沒有經驗;書本上的道理,有時必須親身去實踐,去經曆一番才能夠懂得的。一旦我的兒子進入公司,他首先要由基層工作學起。做事情要真正得到經驗,一定要流汗吃苦,任勞任怨,絕非在基層觀察一番,幾個月就能有心得有成就。因為他是我的兒子,處處給他另眼看待,雖然個人的成就要靠自己的誌氣,但環境也很重要的,人總是好逸惡勞,如此一來,他吃苦的機會大減,不能得到磨練,自然無從獲得經驗。”“下層工作的經驗沒得到,升到中層工作也一樣不能得到。有一天他當了主管,不知道部屬的工作內容,如何能夠了解他們,幫助他們,領導他們?不了解部屬的工作,就不能指導、追蹤、評價。談不到由他們的工作品質判定部屬的能力,又怎能做到適才適所,賞罰公平?部屬又怎能真正地服從他、擁戴他?如此一來,後果不堪設想,不僅毀了他個人,也害了公司,害了其他同仁。做一個經營者,要追求做事的效率,父子天性,愛是一回事,企業經營是另一回事,不能公私不分,混為一談的。”

1977年,王永慶應邀到輔大演講時,輔大學生問他是否兒子或孫子繼承其職位,他說:“我目前無法作答,因為那要看我的兒子或我的孫子能磨練到什麼程度,是不是能擔當重任而定。”在1979年,他在台大商學研究所演講時也答道:“關於接棒人的問題,我公司裏麵不是沒有人才,但也許是我要求太嚴,我始終覺得他們還有待訓練,我將來的接棒人,可能不隻一人,而是由10個人左右所組成,當然裏麵必須有一個領袖。”

1980年,王永慶接受《天下雜誌》的訪問,他說:“接棒問題,如果我霸道,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棒子交給兒子,我是罪人。我盡量經營,經營好,公司絕不是我一個人能幹,一定有可以接棒的人。換句話說,如果公司經營得不好,接棒的人就差,很簡單,哪有公司沒有接棒的人呢?”“我現在主持台塑,假如讓我兒子接棒,我錯誤;假如沒有讓我的兒子做接棒人的話,我就沒有錯。道理很簡單,不用擔憂的,我把棒子交給兒子,考慮的是私,不是公,我錯誤。我今天沒有讓我的兒子做接棒人的話,我考慮公,沒有考慮私。”“公司有這麼多人,你兒子最能幹,誰相信?我沒有讓我的兒子接,自然會由公司裏能幹的人接棒。這是一個股份有限公司,是社會的,對不對?我無論如何主張,一個人要有正確的觀念,要建立合理的製度,製度就是條理,根源,由始到終也是一個條理。”

王永慶於1983年應美國華僑之邀,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演講。有人問他台塑企業是否已有接棒人選,王永慶說:“選擇接棒人,實際上是一件很重要而又困難的事情,但是話說回來,道理卻又很簡單。一般來說,如果企業管理有合理化,事事明朗就能培訓出可用的人才;在這些人才當中,自然可以選出適任的接班人,否則的話,就不隻是有無接棒人的問題,甚至連人才都缺乏。”“更重要的是,企業的管理製度能不能造成員工的切身感;有了這個良好的製度,人人就會努力奮鬥,培養出真正的力量,這個時候才會有突出的接班人選。因此,對我來說,最應該關切的還不是目前有無接棒人選,而是有無能夠造成切身感的良好管理製度。”

對於誰接王永慶的班,王永慶的態度是明確的,“台塑有今天不是我一個人做的,一定有第二、第三、第四……既然台塑有幾萬個人,一定有組織,如果我走了,接棒的人馬上會出來,這是一定的道理。”

王永慶並不刻意安排自己的兒子為接班人,但是,他給孩子們公平競爭的機會。據第382期《時報周刊》的分析,王永慶接班人選有兩位:一位是他的長子王文洋,另一位是他弟弟王永在的長子王文淵。

王文淵比王文洋年長,因此接管王家企業事務的時間比王文洋早。他與王文洋相同的,兩個人均是由基層幹起,曆經課長、生管組長、廠長、副理而後任經理。可見,王永慶對他們的培養是嚴格的。

王文淵在南亞塑膠的資曆較久,為了有效地管理第三事業部,甚至模仿王永慶的“午餐彙報”方式舉行“早餐彙報”。南亞塑膠1964年的營業額超過360億元,由於它共有5個事業部,所以每個事業部的年營業額高達70億元,一般公司幾家合起來營業額也沒有這麼多。南亞製度是總經理下麵是各事業部的經理,經理的地位是重要的。王文淵除了擔任南亞塑膠第三事業部的經理外,還兼任美國JM塑膠管公司的總經理,以及印刷電路板(PCB)專案組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