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大洋洲神秘地帶一覽(1 / 3)

第一節 艾爾湖——無水鹽湖

艾爾湖屬於淺水鹽湖,它位於澳大利亞的中部地區,是一個時令湖,它還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湖泊。湖的最低點位於海平線下15米,是艾爾湖盆地的焦點。總麵積超過100平方千米,分南北兩湖,北埃爾湖長為144千米,寬為65千米;南埃爾湖長65千米,寬度約24千米,兩湖之間由狹窄的戈伊德水道相連互通。

一、概述

艾爾湖地處澳大利亞中部的沙漠,是澳大利亞大陸最低的地方,湖麵比海平麵低12米。艾爾湖盆地是湖床附近的大型內流湖係統,最低的部分是隨季節增加和減少水體的淺鹽湖。附近幹旱地區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發量達到了2500毫米。在幹旱季節時,當河流從山地向西流時,一路上因蒸發和滲漏損失非常大,往往在半路上就消失了,艾爾湖湖岸的小湖裝著剩下的少量水份,湖水麵經常會幹涸,湖麵縮小就形成了鹽池;在雨季時,河流從東北方向流入湖泊,季候風帶來的雨量決定河水是否會抵達艾爾湖及其深度,附近地區的水也會令湖泊中有小型泛濫,每三年平均泛濫15米,每十年泛濫4米,在一個世紀會完全注滿四次。湖水會在次年的夏天末期,中小型泛濫之後被蒸發。

艾爾湖的湖水主要來自河水與雨水,它的麵積變化很大,降雨量較大時,麵積可達8200平方千米,降水較少時就會出現幹涸。按照其平均麵積它是世界第十九大湖,如果按其最大麵積來計算的話,艾爾湖就是大洋洲最大的湖泊。

二、地理位置

澳大利亞中南部大鹽湖,位於大自流盆地的西南角,這是個封閉的內陸盆地,該湖位於澳大利亞的最低部位。1840年,歐洲人愛德華·約翰·艾爾最先看到此湖,該湖也因此得此名。

三、時令湖

位於澳大利亞中部的艾爾湖是個很有趣的湖泊。它就像幽靈一樣,有時而出現,時而消失,其蹤影無處可循。1832年,一支勘探隊來到這裏考察,發現一個小盆地,上麵覆蓋著一層鹽。1860年,又一支勘探隊來到這裏,卻在這裏發現了一個碧波蕩漾的鹹水湖,第二年,這支勘探隊再次到達這裏,準備測量這個湖的麵積,可是湖又不見了,水波蕩漾的地方卻成為了一個小盆地。

原來,這個湖不是常年湖,而是一個時令湖。時令湖,水源主要是河水和雨水,如果當年雨量少,水分大量蒸發,湖水就會幹涸,所以它才會時隱時現。每隔三年左右,它就要“失蹤”一次。那麼,湖水哪裏去了呢?它像是在與人類玩“捉迷藏”。

艾爾湖的水源主要是雨水,而湖區及附近地區屬幹旱氣候,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年蒸發量達2500毫米,由於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湖水大量蒸發,常常會幹涸。當暴雨來臨時,降雨量較大時,湖盆中就會又蓄滿了水,湖的麵積可達8200平方千米,成為淡水湖;而降雨量較小時,湖水被大量蒸發,湖便幹涸見底,該湖也就成了幹涸的鹽殼。因此造成艾爾湖時而出現,時而消失的現象。所以,它在地理學辭典中的麵積是“0~8200平方千米”,其麵積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字。

為了改變澳大利亞中部的幹燥氣候,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縛住這個“幽靈”。他們提出要開鑿一條運河把附近的海灣與艾爾湖聯係起來。這樣,海水就會自動流向艾爾湖,這樣它就不會再幹涸了。

第二節 神秘的烏盧魯

烏盧魯國家公園位於以紅色沙土地為優勢的澳洲中部,距艾麗斯泉市西約350千米的地方。公園麵積1300多平方千米,主要由艾爾斯岩石和奧爾加山構成,它主要是以壯觀的地質學構造而聞名遐邇。“烏盧魯”就是土著人對艾爾斯岩石特有的著稱,寓意為“庇難及和平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土地之母”的意思,它使當地的文化和宗教意義更為博大深遠。

一、艾爾斯石

在澳大利亞炎熱、多沙的北部平原上,孤獨挺拔地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紅色砂岩,其姿態格外的壯觀。

艾爾斯岩石底麵呈橢圓形,形狀有些像兩端略圓的長麵包。長3.6千米,寬約2千米,高348米,基圍周長約8.8千米。岩石成分為礫石,含鐵量比較高,它的表麵由於氧化而發紅,整體為紅色,因此又被當地人叫做紅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整體岩石,體積雖大,但隻是一塊石頭,其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現在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著迷人的光輝。艾爾斯岩石被稱為“人類地球上的肚臍”,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四至六億年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