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亞洲神秘地帶一覽(下)(1 / 3)

第九節 中國神農架——幽靜探秘

提起神農架,人們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野人”。從古至今,關於野人的記載非常多,以至於讓我們很難去辨別它的真偽。1977~1980年,有關部門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野考,搜集到大量關於野人存在的證據,如野人毛發、腳印、糞便等,還發現野人住過的竹窩。這個考察結果告訴人們,神農架的確存在一種不為人們所知的奇異動物。

一、概述

在遠古時期的神農架,林區的麵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但是在經過燕山和喜馬拉雅運動之後,逐漸地被提升為多級陸地,並形成了神農架群和馬槽園群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地層。從我國的地勢來看,神農架位於我國第二階梯的東部邊緣處,它是由大巴山脈東延的餘脈組成的中高山地貌,在園區內它的山體非常高大,由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神農架的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六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二十多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0多米,稱為華中第一峰,所以神農架也有“華中屋脊”之稱。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僅398米,為境內最低點,相對高差達2700多米。

二、氣候特征

位於中緯度的神農架屬於是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是常年偏涼而且多雨,年平均氣溫大約為十二度,年降水量900~1000毫米。由於一年四季受到濕熱的東南季風和幹冷的大陸高壓的交替影響,以及高山森林對熱量、降水的調節,使它擁有夏天不熱冬天不冷的舒適氣候,當南方城市夏季普遍是高溫時,神農架仍是一片清涼世界。

神農架的氣候也是隨著它的海拔而不斷抬升的,海拔抬升100米的話,相對的氣溫也會降低1℃左右,季節差不多相差三到四天左右。隨海拔增高依次更換的氣候是暖溫帶、中溫帶、寒潮帶等多種氣候類型,境內不同地點的溫度從冬季最低零下20℃至夏季最高37℃之間。九月底到次年四月為神農架的冰霜期,“山腳盛夏山頂春,山麓豔秋山頂冰,赤橙黃綠看不夠,春夏秋冬最難分”是神農架氣候的真實寫照。神農架立體型的小氣候是非常的明顯的,“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現象常有發生。它的氣候變化規律也非常大,有“六月雪,十月霜,一日有四季”之說。

三、資源狀況

古老漫長的地理變遷和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使神農架全境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

一是生物資源,現有的森林麵積1618平方千米,活立木蓄積量2000多萬立方米,實施“天保工程”後,森林年淨增長量290000立方米。在這裏還有各種不同的植物,大約有3700多種。所以說,神農架是名符其實的“物種基因庫”、“天然動物園”、“綠色寶庫”。

二是旅遊資源,神農架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態與億萬年來形成的亙古地貌,孕育了眾多自然景觀,在它的園區內奇山異石、奇洞異穴、奇花異草、奇獸異鳥應有盡有。這裏山峰瑰麗,清泉甘冽,風景絕妙。神農頂是“華中第一峰”,它的風景區也有“神農第一景”之稱。

三是水能資源,神農架境內地表水資源非常豐富,而且溝穀也非常深,落差比較大,它的主要發源地是區內的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四大水係,年地表徑流量約22億立方米,水的儲藏量能夠達到53萬千瓦,近期可供開發的27萬千瓦,現僅開發將近7萬千瓦。

四是礦產資源,神農架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以磷、矽為主,磷礦儲量超過1億多噸,它的儲藏量非常集中,礦體裸露在外麵,運輸便利。

四、曆史沿革

神農架的得名主要因為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這個地方架起樹木作為梯子以便采集百草,嚐百草,進而救死扶傷,並且還教會村民嫁接技術。1970年5月,國務院批準將房縣、興山、巴東的24個公社和2個藥材場、1個農場劃為神農架林區的行政區劃,這是我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省轄行政區。1971年劃歸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管轄,1972年3月複歸省轄,1976年5月劃歸鄖陽地區革命委員會管轄,1983年8月又複歸省轄。

1980年11月,省政府批準成立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撤銷神農架林區革命委員會,1985年巴東代管的下穀坪、石磨、板橋河三鄉移交神農架林區。

五、野人之謎

神農架的奇幻、神秘不僅僅表現在它的景觀上,更重要的是它擁有著一種傳奇性的動物——“野人”(稱“雪人”或“大腳怪”)。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神農架不時有“野人”存在的報告傳來。

1976年5月,中國科學院組織了“鄂西北奇異動物考察隊”深入神農架原始林區,尋找“野人”足跡,它們收集到了“野人”的烘便、毛發等實物,也測查了“野人”腳印。經初步鑒定,“野人”是一種接近於人類的高級靈長類動物。近幾年來,又有多名考察隊員和遊人目睹了“野人”的存在。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捕獲到一個活的“野人”,因此神農架地區的“野人”仍是一個謎。在1977年至1980年期間,有關部門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野外考察,搜集到野人毛發數百根,發現野人腳印數百個、糞便多處,還發現野人住過的竹屋。這些考察的結果都說明,在神農架地區一些未知的奇異動物還是存在的。

我國關於“野人”的記載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古書上曾提到,周成王時,西南一相蕃國有人捉到一隻狒狒(古代對“野人”的稱呼之一)獻給相蕃國國王。古書中對“野人”的描述與現代“野人”十分相像,著名詩人屈原也曾以酷似“野人”的動物為素材,寫了一首《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藶兮帶女籮,即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屈原的老家就在現在湖北神農架南的秭歸縣,屈原筆下的“山鬼”與神農架的“野人”是一種巧合嗎?還是真實的記錄?唐朝、清朝也都有過關於“野人”的記載。在不同的曆史時代,對“野人”的記載和傳聞都不一樣。

神農架是一個原始神秘的地方,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區域氣候,造就了神農架眾多的自然之謎。

“野人”之謎是當今世界未被破解的四大謎之一,在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發現過“野人”的蹤跡,而且不同地區的人們對其有著不同的稱呼,如北美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分別被稱為“沙斯誇之”和“大腳怪”。在西方,自古羅馬時代就有關於“野人”的描繪。

在神農架古老的謎一樣的山林裏,積澱著古老的謎一樣的文化。獨具魅力的神農架文化像一樽陳年老酒,香飄萬裏,醉人心脾,令人心往神馳。神農架文化具有區別於其他地區文化的顯著特點:這就是古老的山林特色。既保留了明顯的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跡,又具有濃厚的山林地域風貌,其區域文化特色被視為亞洲少見的山地文化圈——高山原生態文化群落帶。

第十節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

提到巴比倫文明,首先我們想到的就是令人浮想翩翩的“空中花園”,它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並不是吊於空中的,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之意的希臘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錯誤翻譯所致。

一、概述

“空中花園”可以作為上古時代巴比倫人的卓越成就,帶給人民無比的驕傲,來到巴比倫的旅客們經常會記錄著它所帶來的偉大奇觀。空中花園的建立是工程學上的驚人體現,並在層層疊疊的花園中栽種了各式各樣的樹、灌木、以及藤蔓。據說空中花園看起來就像是由泥磚塑成的綠色高山,在城市的中央高高的升起。

空中花園,又稱懸園。它是公元前六世紀由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倫城,為患了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而修建的,現在已不存在。據說空中花園采用立體造園手法,將花園放在四層平台上,由瀝青及磚塊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並且有灌溉係統,奴隸不停地推動連係著齒輪的把手。園中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座花園懸掛在半空中。

在巴比倫文獻中,空中花園一直是一個謎,甚至沒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園。新巴比倫人學會了用色彩明快的上釉磚建造這些最主要的紀念物,所以巴比倫城的色彩令人吃驚。著名的例子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比倫城牆,牆麵主要以亮麗的藍色為底色,再加上由黃、白兩色組成的獅子,公牛和龍的圖案散布在城牆各處,由上到下一層一層地排序著,昂首闊步,栩栩如生。

二、“空中花園”的產處

但令人遺憾的是,“空中花園”和巴比倫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築一樣,早已淹沒在滾滾黃沙之中。而我們想要了解“空中花園”,隻能通過後世的曆史記載和近代的考古發掘。有些記載雖然提到了“空中花園”,但認為傳說中的“空中花園”並不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的,而是一位敘利亞國王為取悅他的一個愛妃而特意修築的。有些記載甚至認為傳說中的“空中花園”實際上指的是亞述國王辛那赫裏布在其都城尼尼微修築的皇家園林。

三、動人傳說

千百年來,關於“空中花園”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安美依迪絲為王後。公主美麗可人,深得國王的寵愛。可是時間一長,公主愁容漸生,尼布甲尼撒不知這是為什麼。公主說:“我的家鄉山巒疊翠,花草叢生。而這裏是一望無際的巴比倫平原,連個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麼渴望能再見到我們家鄉的山嶺和盤山小道啊!”原來公主得了思鄉病。於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區的景色,在他的宮殿裏,建造了層層疊疊的階梯型花園,上麵栽滿了奇花異草,並在園中開辟了幽靜的山間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們還在花園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樓,矗立在空中,巧奪天工的園林景色終於博得公主的歡心。

第十一節 約旦的“死海”

死海位於巴勒斯旦、以色列和約旦三國之間,是有名的內陸鹽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長約為60多千米,麵積約為800多平方千米。死海為地球上鹽分布第二位的水體。

死海位於沙漠地帶,降雨量非常少並且沒有規律。冬季屬於溫暖氣候,夏季非常炎熱。死海西岸為猶太山地,東岸為外約旦高原。進水主要靠約旦河,進水量與蒸發量差不多相等。由於夏季的蒸發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因而湖麵水位有季節性的變化。因為死海地區氣溫太高,即使約旦河流入死海大量的水,幾乎也都被蒸發掉,從而留下了許多的鹽。死海是個很大的鹽儲藏地,鹽主要蘊藏在西南岸。

死海為內流湖,水的惟一外流因素就是蒸發的作用,然而隻有約旦河注入死海,因此約旦河河水流入的水量與蒸發的水量決定了死海的水位高低。但近年來因約旦和以色列向約旦河取水供應灌溉及生活用途,死海水位也正因此嚴重受到威脅,麵對幹涸的危險。

遠古的時候,這裏原來是一片大陸。村裏男子們有一種惡習,有個叫魯特的人勸他們改邪歸正,但他們拒絕悔改。上帝決定懲罰他們,便暗中告訴魯特,叫他攜帶家人在某天離開村莊,並且告誡他離開村莊以後,不管身後發生多麼重大的事故,都不準回頭去看。魯特按照規定的時間離開了村莊,走了沒多遠,他的妻子因為好奇,偷偷地回頭去望了一眼。瞬間,好端端的村莊塌陷了,而呈現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這就是死海。她也因為違背了上帝的告誡,變成了石人。盡管經過多少世紀的風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著頭日日夜夜望著死海。上帝還懲罰那些執迷不悟的人們:讓他們既沒有水喝,也沒有水種莊稼。當然這是神話,是因為人們無法認識死海形成過程的一種猜測。其實,它的形成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

“死海”其實是一個湖,是由阿德西高山流下來的泉水和約旦河水彙聚成的一個大湖。大量物質隨著河水和泉水流到湖中沉積下來,日積月累,越來越多。使湖水含鹽量高達30%左右。由於水中缺氧,湖中沒有魚類和水生動物,而岸周圍也是草木不生,於是人們便把它叫做“死海”。

死海雖讓大部分動植物在此地不能生存,但是也有它的優勢,任何人掉入死海中,都會被海水的浮力托出水麵。海水不但含鹽量較高,並且礦物質含量非常的豐富,如果人們經常用海水浸泡身體的話,可以治療關節炎等一些慢性疾病。另外,海底的黑泥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對於護膚美容有一定的療效,湖中大量的礦物質具有一定安撫、鎮痛的效果。死海也是世界上水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其中含有氯化鈉、氯酸鉀、氯化鎂等資源,同時還蘊藏著石油。如今,由於嚴重的環境汙染,水位出現了驚人的下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