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世界各地2(1 / 3)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位於中東地區,從地中海東岸延伸至亞歐大陸的內部。由於該地域隨時間不同而不停地變化,所以至今還沒有完全確定的邊界。巴勒斯坦屬於亞熱帶和地中海型氣候,人口共有639萬人,其中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人口為395萬,其餘為流亡在外的難民。國語為阿拉伯語。首都耶路撒冷。貨幣:自己沒有通用的貨幣,使用以色列貨幣(謝克爾)和約旦貨幣(第納爾)。

以色列

以色列國總麵積1.49萬平方千米,位於西亞黎凡特地區,地處地中海的東南方向。它的北邊靠著黎巴嫩,東邊挨著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連接著埃及。以色列有四個不同的區域,它們分別是海岸平原、中部丘陵、約旦大裂穀以及內蓋夫沙漠。氣候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氣候。人口有700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希伯萊語是它的國語。首都耶路撒冷(對於耶路撒冷的地位和歸屬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有爭議)。政府所在地:特拉維夫。貨幣:謝克爾。

所羅門

所羅門是古代以色列的國王,出生於公元前1000年,於公元前931年去世。他是大衛的兒子和繼承人。其父親大衛開創了猶太王朝。在繼位期間,所羅門與所有帝國的開創者一樣,勵精圖治,並以武力維持自己的國家。同時,他還通過聯姻的辦法鞏固自己的地位,與各地國王的女兒和姐妹成親,其中就有一個是埃及法老的女兒。所羅門是個出色和精力充沛的行政官,他把以色列原有的12支派重新劃分為12個行政區,每一個區由國王任命一名總督,12名總督受一位大總督管製。在所羅門當政的時期,也是以色列與猶太聯合王國的巔峰期,因此他成為了古代以色列最偉大的國王。所羅門還是一位有名的詩人,他寫過1000多首詩歌,相傳《聖經》中所收《雅歌》和《箴言》就是他所作。可惜其晚年奢靡無度,使國家每況愈下。在他死後,他的國家也隨之分裂了。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國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的東岸,東邊和北邊與敘利亞為鄰,南邊與巴勒斯坦、以色列交界,西邊瀕臨地中海。海岸線長220千米。總麵積為10452平方千米。沿海地區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溫暖。總人口為400萬(2006年人口普查),絕大多數為阿拉伯人。首都是貝魯特。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法語、英語。貨幣:黎巴嫩鎊。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國中的“土耳其”是從“突厥”演變而來的。在韃靼語中,“突厥”的意思是“勇敢”,“土耳其”的意思就是“勇敢人的國家”。土耳其地跨亞、歐兩洲,位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它的大部分領土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歐洲部分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南部,全國的總麵積約為78.06萬平方千米。其氣候類型變化很大,東南部比較幹旱,黑海常常被薄霧籠罩,地中海和愛琴海地區的冬季很溫和,而多山的東部地區卻經常積雪長達數月,非常嚴寒。土耳其總人口為7200萬(2006年人口普查)。土耳其語是其官方語言。首都安卡拉,坐落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西北部,是一座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原古城,共有人口390萬(2002年人口普查)。貨幣:土耳其裏拉。

伊斯坦布爾

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工商業中心和主要的旅遊勝地。它地跨歐亞兩洲,由於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來即為交通、軍事、商業和宗教的重地,不僅是洲際交通樞紐,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在公元前3世紀就是拜占庭帝國首都,當時稱為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土耳其人將其作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後,開始稱伊斯坦布爾,但西方國家仍習慣稱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遷都安卡拉之後,正式稱為伊斯坦布爾。作為一座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爾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藝術傑作。現有40多座博物館、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曆代帝國時期遺留下的石砌古堡、城垣、塔樓、渡槽隨處可見。

土耳其世界遺產——特洛伊

特洛伊的另外一個名字是 “伊利昂”,曾經是古希臘時的殖民城市。公元前16世紀左右,由古希臘人渡海所建。在這裏還有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300年的城堡,直徑達120多米,城中還有王宮及其他建築。

公元前9世紀的古希臘詩人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敘述中的“特洛伊木馬計”就發生在這裏。據傳特洛伊王子帕裏斯在做客時拐走了希臘斯巴達王麥尼勞斯的王後,於是,兩國進行交戰。可是麥尼勞斯攻打了特洛伊城長達10年之久也未能將它攻破。後來,奧德賽向麥尼勞斯獻計,即讓自己的士兵暫時撤離,給帕裏斯造成戰敗撤退的假象。但是他們在撤離時,故意棄掉了一些巨大的木馬。於是,上當受騙了的特洛伊人慘敗,因為他們把木馬當做戰利品拖進了自己的城內。而藏在木馬中的希臘士兵則在晚上打開城門,放進了自己的軍隊。就這樣,特洛伊在一夜之間被毀為廢墟。

綠線

1974年始,為了防止土耳其族人和希臘族人之間再發生衝突,聯合國便派2000多名士兵長期駐守在南北塞浦路斯的分界線上,維持這裏的社會治安,人們把這條分界線稱之為綠線。希臘族人居住在綠線的南邊,土耳其族人住在綠線的北側,他們都把這條綠線當做國境線。但對聯合國維和部隊而言,其卻是受監督的緩衝地帶。

塞浦路斯塞浦路斯不隻是女神維納斯的故鄉,還被人們譽為“東地中海不沉的航空母艦”,因為自古以來它就是聯結中東、非洲和歐洲的交通要道。“塞浦路斯”在希臘文中有著“產銅之島”的意思,屬於地中海的第三大島,總麵積為9251平方千米,和希臘、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埃及幾個國家隔海相望。其海岸線長782千米,有36%~38%的國土被森林覆蓋。塞浦路斯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幹燥炎熱,冬季卻溫暖濕潤。總人口為82萬人。首都尼科西亞,人口約為20萬。貨幣:塞浦路斯鎊。

格魯吉亞

在希臘語中,“格魯吉亞”是“田園”或“農業”的意思。其總麵積為6.97萬平方千米,位於外高加索的中西部,不僅連接著歐亞大陸,還連接著外高加索的整個黑海沿岸、庫拉河中遊和庫拉河支流阿拉紮尼河穀地。西麵是黑海,西南麵是土耳其,北麵是俄羅斯,東南麵和阿塞拜疆及亞美尼亞共和國毗鄰。其南部是小高加索山脈,北部是大高加索山脈,中間是山間低地和平原以及高原,西部沿海一帶為平原。格魯吉亞西部為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東部為幹燥的亞熱帶氣候。總人口為543.75萬(1998年人口普查)。官方語言為格魯吉亞語,居民多通曉俄語。首都第比利斯,人口為120萬(2004年人口普查)。貨幣:拉裏。

亞美尼亞

全稱亞美尼亞共和國,屬於內陸國家,在外高加索的南部。它西接土耳其,南與伊朗交界,北臨格魯吉亞,東臨阿塞拜疆。總麵積2.98萬平方千米,境內90%的地區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屬於亞熱帶高山氣候。亞美尼亞總人口為321.57萬(2005年1月人口普查)。官方語言為亞美尼亞語,居民多通曉俄語。首都埃裏溫,人口為110.28萬(2005年1月人口普查)。貨幣:德拉姆。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共和國位於外高加索東南方向。它的北邊挨著俄羅斯,西邊和西北邊與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為鄰,南邊接著伊朗,東邊是裏海。其氣候呈多樣化特征,平原和低地都是亞熱帶氣候,而山地卻是高原凍土帶氣候。總麵積為8.66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為824.6萬(2003年10月人口普查)。首都巴庫,人口為182.88萬。貨幣:瑪納特。

中亞

哈薩克斯坦

全稱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是世界上麵積最大的內陸國家,位於中亞。西邊是裏海,東南與中國的新疆接壤,北與俄羅斯為鄰,南與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接壤。它的境內大部分屬於平原和低地。總麵積為272.49萬平方千米。屬於大陸性氣候。總人口為1507萬(2007年1月人口普查)。哈薩克斯坦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它共由131個民族組成,哈薩克語為其國語,俄語為官方語言。首都阿斯塔納,人口為31.9萬。貨幣:騰格。

哈薩克斯坦國名的由來

大概在14世紀時期,“哈薩克”這個詞就已經出現在土耳其語和俄語的文件中了。它原來的意思是“獨立、飄泊”,是指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突厥人的後代。

吉爾吉斯斯坦

全稱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總麵積為19.85萬平方千米,屬於內陸國,位於中亞的東北部。它的北邊是哈薩克斯坦,西邊是烏茲別克斯坦,南邊同塔吉克斯坦為鄰,東南方向是中國。其境內多山,全境海拔在500米以上。屬大陸性氣候。總人口為490.8萬(2001年1月1日人口普查)。吉爾吉斯語為其國語,俄語為官方語言。首都比什凱克。貨幣:索姆。

塔吉克斯坦

全稱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屬於中亞東南部的內陸國之一。它的東邊與中國新疆為鄰,南邊與阿富汗交界,西邊、北邊則分別與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連接。總麵積為14.31萬平方千米。由於塔吉克斯坦地處山區,故有 “高山國”之稱,境內山地和高原占90%,其中約一半海拔在3000米以上。北部山脈屬天山山係,中部屬吉薩爾—阿爾泰山係,東南部為冰雪覆蓋的帕米爾高原,最高峰為共產主義峰,海拔7495米。北部是費爾幹納盆地的西緣,西南部有瓦赫什穀地、吉薩爾穀地和噴赤穀地等。總人口數為625萬(2002年1月人口普查)。首都杜尚別,人口為56.2萬(2000年1月人口普查)。貨幣:瑪納特。

土庫曼斯坦

土庫曼斯坦是位於中亞西南部的內陸國。西麵瀕臨裏海,北鄰哈薩克斯坦,東北部與烏茲別克斯坦接壤,東與阿富汗為界,南部連接著伊朗。它的全境大部分都是低地,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80%的領土被卡拉庫姆大沙漠覆蓋。南部和西部是科佩特山脈和帕羅特米茲山脈。土庫曼斯坦屬於大陸性氣候,是世界上最幹旱的地區之一。總麵積為48.81萬平方千米,是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中亞國家,在全世界排名為52位,比西班牙略小,但比加州要大。總人口約700萬(2006年3月人口普查)。土庫曼語為其國語。首都阿什哈巴德,人口為68萬。貨幣:盧布。

烏茲別克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與中國曆史上的“絲綢之路”有著悠久的聯係。

它屬於內陸國家,位於中亞的中部。西北連接著鹹海,同時又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阿富汗為鄰。總麵積為44.74萬平方千米。由於其處於連接東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歐、中亞交通要衝的十字路口,古時曾經是重要的商隊之路的彙合點,也是對外聯係和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的活躍之地,地理位置極其優越。烏茲別克斯坦整個地勢是東邊高西邊低,屬於嚴重幹旱的大陸性氣候。其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共有人口2600多萬。國語烏茲別克語,俄語為通用語。首都塔什幹,是古代東西方貿易的重要中心和交通要衝,著名的“絲綢之路”便經過這裏,人口為213.57萬(2004年12月人口普查)。貨幣:蘇姆。

亞洲地理集萃

富士山:日本的第一高峰,也是著名的活火山。地處本州島的中南部,地跨靜岡、山梨兩縣,東邊距東京約80千米,是富士箱根伊豆公園的一部分。海拔3776米,火山口直徑約800米。山體呈圓錐狀,山頂終年積雪。富士山的發音來源於日本阿伊努族的語言,是“火之山”或“火神”的意思。如今,富士山是日本人民眼裏的“聖嶽”,也是他們引以為傲的象征。放眼望去,富士山就像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

阿貢火山:是一座活火山,又稱巴厘峰,因火山口完整,所以也有“世界肚臍眼”之稱。位於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海拔3142米,是巴厘島的最高峰,被當地人稱為聖山。阿貢火山噴發周期一般是50年。1963年的那次噴發是百餘年來最猛烈的一次,熱浪高達1萬米,火山灰在4000米高空彌漫全島,人畜傷亡慘重。

基納巴盧山:它有六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鋸齒形山峰,位於沙巴州克羅克山脈的東北端,是東南亞和馬來西亞的最高峰。山上除了有冰鬥﹑冰蓋和冰穀以及冰磧石外,還有很多的矮樹和灌叢以及草被。

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是喜馬拉雅山帶和楚科奇山帶的山結,位於中亞的東南部,昆侖山、天山、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均交會於此。它地跨中國、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具有“世界屋脊”之稱。其高原海拔為4000—7700米。它的東部的傾斜坡屬於中國,瓦罕帕米爾屬於阿富汗,餘下部分屬於塔吉克斯坦。東帕米爾的地形和西帕米爾的地形高低落差大,具有深穀特征。

西西伯利亞平原:它是亞洲最大的平原,總麵積為60萬平方千米,位於俄羅斯境內,處在葉尼塞河和烏拉爾山脈之間。其很多地麵海拔都為100米,大部分地勢都比較開闊平坦,但也有一部分地勢低平,有許多沼澤。它分別有亞寒帶和寒帶大陸性兩種氣候。亞寒帶針葉林覆蓋其大部分地區。

鄂畢河:其流域麵積為299萬平方千米,位於俄羅斯境內,從西伯利亞平原縱穿而過,然後流入北冰洋。卡通河是它的源頭,長達4070千米。

湄公河:它不但是東南亞重要的國際河流,還是世界上第12大河,在亞洲大河中排行第七。流域總麵積81萬平方千米,全長4500千米。既是緬甸與老撾之間的邊界,也是老撾與泰國的邊界。其源頭在中國青海省,其流經中國的西藏自治區和雲南省,然後從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流經而過,後注入南海。

恒河:位於亞洲的南部,其發源地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坡上,被印度教徒視為聖河,流域麵積達106萬平方千米,全長2700千米。它從印度和孟加拉國流經而過,然後注入孟加拉灣。

裏海:它的流域麵積達38.64萬平方千米,湖岸線長7000千米,是著名的海跡湖。同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和鹹水湖,北美的五大淡水湖加在一起還沒有它的一半多。其位於亞歐兩洲的交界處,大概有50個島嶼。湖麵現在還在不斷縮減,原因是除了蒸發比較強烈外,人類用水也是一個因素。

貝加爾湖:由於它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所以它的蓄水量占了世界地表淡水總量的1/5,達2.3萬立方千米。其湖位於俄羅斯的亞洲部分,總麵積3.15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30米。

南亞次大陸:由於它的麵積小於洲,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所以被稱為次大陸。次大陸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大概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其位於亞洲的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亞歐大陸的南延部分。麵積為430萬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