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保羅秘事(2)(3 / 3)

保羅以後可能再有兩次到過腓立比,那就是離開大暴動的以弗所城之後,“往馬其頓”去,後來又從希臘回到馬其頓,然後“從腓立比開始”回到特羅亞[《使徒行傳》(12:1.3.6)]。

保羅以後是否有四訪腓立比之行,不得而知,但[《腓立比書》(2:9—24)]曾表示他要再去[參《提摩太前書》(1:3)]。保羅臨終前曾吩咐提摩太把他留在特羅亞的外衣和書籍帶到羅馬,可能他再一次到過特羅亞而經過腓立比亦未可料[不過這次提到特羅亞可能就是上文所提《使徒行傳》(20:1—6)的特羅亞之行]。

保羅所建立的腓立比教會,可說是一個相當完善的教會,因為教會多為外邦人(非猶太人),所以在真理上並沒有加拉太、歌羅西這些小亞細亞教會的麻煩。腓立比城產金,所以腓立比信徒相信也相當富有,他們時常供給保羅的需要,不至有缺乏[《腓立比書》(2:15—16)]。當保羅在羅馬被囚時,腓立比教會不但供給他物質所需,而且派一位弟兄以巴弗提去,在監牢裏服事保羅,作為一種“活的禮物”[《腓立比書》(2:25)]。可能以巴弗提不能忍受在監牢中的生活,一方麵也思家,所以在監牢中病了,病到幾乎要死[《腓立比書》(2:26—27)],因此保羅打發他回到腓立比去,同時把腓立比書帶去。

保羅與提摩太一同寫這封信,當然腓立比人對於提摩太也非常熟悉。保羅曾打發提摩太到馬其頓去,自己卻等在以弗所[《使徒行使》(19:22)]以後他與提摩太和其他七位同工一同離開腓立比到特羅亞去,那是在逾越節的時候[《使徒行傳》(20:1—6)]。

保羅以後再計劃打發提摩太到腓立比去安慰信徒們的心,因為他們都關心他在羅馬下監的痛苦[《腓立比書》(2:19—23)]。

提多也可能到過腓立比,與腓立比信徒認識。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曾提及他在馬其頓有患難(可能指在腓立比被捕下監),神藉著提多來安慰他,這表示提多曾到過馬其頓而認識腓立比的信徒[《哥林多後書》(7:5—6)]。

保羅去世後,安提阿城主教伊格那修為主殉道時,曾路經腓立比到羅馬去,腓立比信徒給他最安慰的款待。伊格那修離開腓立比後,腓立比信徒寫信給波力甲主教,將伊格那修所的書信抄一份寄與腓立比教會誦讀。伊格那修照辦,而且自己也寫一封信去勉勵他們。

保羅所乘的船以“丟斯雙子”為記,

這丟斯雙子是什麼?根據《使徒行傳》(28:11)記載“丟斯·雙子”(希臘文為DIOSKoURIs,但英文《聖經》根據拉丁文《聖經》改譯為CAsToR與POLLUX,即“雙子”的兩個名稱),是羅馬人糧船的一種記號。“丟斯”(ZEUS)(參閱149條,有關丟斯的說明)是假神名,他有兩個兒子,即英文《聖經》所譯的卡斯托(CASTOR)與普樂斯(poLLUX)。前者為可死,後者為不死之神。他們被希臘所崇拜,每年在斯巴達城(SPARTA)祭禮他們,稱他們為航海的保護者。羅馬人往往將他們的神像漆在船頭兩旁,使乘船的人容易認識。天文學上有“雙子星”(GEMmINI)之名,每年由正月至四月,夜間向北觀看,見有兩粒非常明亮的星,便是這“雙子”星座的兩顆主要明星。

保羅由米利大島乘由亞力山大城開來的大船前往羅馬,正是三四月之間,也正是雙子星座最明亮而且在高空的時候,路加加上這句話“以丟斯雙子為記”,並無羅馬人的迷信成分在內,可能隻是表示他對於天文學的認識而已。

保羅在較早時間遇著巨風,是在禁食的節期之後,即每年十月的時候。以後,在米利大島住了三個月[《使徒行傳》(28:11)],然後再啟程,所以可能是在第二年的三四月間。

A.割禮:割禮這種習俗據說起源於猶太教,有2000多年的曆史。在猶太人中間,割禮實際上是履行與上帝之立約、確定猶太人身份、進入婚姻許可範圍的一種標誌。通常指男性割包皮,女性割陰蒂或小陰唇的儀式。

B.什一奉獻:《舊約全書》記載,什一奉獻可分為三種:a.捐給聖殿或教會的十分之一所得,用以支持祭司或利未人的工作;b.捐給本地窮苦人的十分之一所得;c.為表示對上帝的讚美,在他麵前吃所獻的那十分之一的五穀、酒、油和頭生的牛羊,或將自己十分之一的產品換成錢上街市去購買食物,在上帝麵前吃喝快樂。

C.摩西五經,是《舊約全書》最初的五部經典,希伯來文稱“妥拉”,為教導、指示及律法的意思,包括:《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D.迦瑪列:迦瑪列(Gamaliel)是偉大的猶太教士希勒爾的孫子。他是公元1世紀中葉猶太公會(Sanhedrin)中最主要的權威人士。

E.亞底米:亞底米女神是希臘人朝拜的女神之一。羅馬人稱她為戴安娜。